第250章 初入亞沙國(2 / 2)

看到黎政饒有興趣的在瀏覽著亞沙國街頭的街景,韋濤嗬嗬一笑道:“黎政,你可能還不知道。咱們國家改革開放初期,自行車是主要的代步工具,那個時候我們被稱為自行車王國。亞沙國如今的情況和我們改革開放初期差不多,但是這裏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用摩托車代步,使用頻率可以說得上是世界第一。”

黎政聽了,若有所思,卻信口說道:“那這麼說,這幫人起點可比我們高多了,嗬嗬。”

韋濤搖頭:“你這樣說就不全對了,這個國家開放時間不比我們晚多少,當時的起點和我們差不多。幾乎是事事處處都在研究我們華夏國的路是怎麼走的,但是折騰了這麼多年,還是這麼個狀況,被我們越甩越遠。”

黎政不解道:“那怎麼會這樣?”

韋濤指一指他們來時的方向:“華夏是一個性格很複雜的民族,一方麵,我們很戀家。所謂窮家難舍,故土難離。然而另一方麵,我們卻時時刻刻的向海外播撒著自己的種子。大航海時代,世界迅速扁平化,看似華夏並沒有參與到其中去,但是潛移默化中,當時的世界上甚至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任何一個又五百人聚集的地方,就一定有賣中餐的。

久而久之,我們不知不覺間在世界各地,有著數量龐大的同胞。當我們決定突破政治壁壘,進行改革開放的時候,海外華人心中戀家的那一部分頓時凸顯,一撥又一撥的華人歸國投資創業,這才幫助我們當時積貧積弱的國家迅速度過了最初,也是最艱難的資本積累階段。

但是這裏……”

說到這裏,韋濤笑笑,似乎有種嗤之以鼻的意思:“叫他們猴子不是沒道理的,隻不過懂得沐猴而冠,處處學著人的樣子罷了。”

黎政聽的興起,對於韋濤的言論充滿了好奇。

韋濤看到黎政興致勃勃的樣子,隻好接著解釋道:“這個國家與華夏比鄰數千年,時時處處不在受我們的影響和威脅。但是要知道,窮山惡水出刁民,越是這種地方的人,就越不安分。數千年來不斷地和我們敵對,幾十年前,世界分為兩大陣營,分派站隊中,他們算是和我們站到了一起,有過一段時間的蜜月期。然而,他們趕走侵略者,完成統一之後,就繼續恢複了原先那個夜郎自大的腦殘刺兒頭的形象。

所以才會有了那些年的邊境衝突。終於,在看到華夏迅速富強的時候,他們坐不住了,一個隻知道打仗鬧事的國家意識到自己需要幹點正事兒,但是無奈不管從能力還是資源方麵,他們都實在太差勁,所以隻能照搬我們的經驗。

做法可以學,但是我們的條件他們卻不具備。最初的時候搞招商引資,我們吸引來了無數優質外資,實力突飛猛進,他們呢,嗬嗬,吸引來了些什麼玩意兒?清一水兒的黃賭毒。就為這個,最初的時候還洋洋得意呢。

現在,我們開始自立,發展製造業,他們也開始了。然而當我們開始慢慢淡化勞動力密集產業作用的時候,他們還在為了能給歐美縫製價格低廉的衣服鞋子而興奮不已,還宣稱‘戰勝了華夏成為世界工廠’。

我操,世界工廠什麼的,是個光榮的詞兒麼?這幫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