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日早晨,蒙特在洛杉磯環球實業集團的總部同一眾公司高層人員一起共進早餐後,便與大家作別,動身前往洛杉磯民航機場。哈裏森和米高梅一起為他送行,這時米高梅在蒙特的推薦下已經成為環球實業集團的一名董事,協助哈裏森的工作,並負責新公司的具體事務。
“蒙特有件事我要向你彙報一下。”哈裏森坐在已經開動的豪華林肯房車上,向蒙特說“兩天前我收到了宋子興彙來的50萬美元的貨款,其中20萬是上次藥品采購的尾數,另外30萬是這次軍火采購的首批貨款。”
“同宋子興的生意往來以後就由你專人負責。”蒙特點了點頭說。
“雖然和宋子興做生意利潤很可觀,但我們冒的風險也太大了點。”哈裏森對此頗有憂慮。
“這你就不明白了,中國的市場大得很。現在是中國困難的時候,這時我們冒風險同他們來往,以後的回報將更大。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能力範圍內,無償支援一些物資武器給對方。那個宋子興的身份在中國十分微妙,他背後的孫夫人是個在中國舉足輕重的人物,我們隻要把籌碼壓在這個人身上,以後無論中國的政權落在那一個勢力手上,我們的投資都不會打水瓢。”蒙特當然不會說白了,要把錢都砸到共黨身上,而是壓在孫夫人宋家二小姐身上,那樣就算以後被美國政府知道了,情況也不會太壞。
“對了,米高梅那邊也需要一些軍火,無論是搞賭場還是搞電影,現在都需要黑幫的勢力。”蒙特想了想又說到。
“這個哥哥請放心,我已經和哈裏森先生商量過了,我們將以公司名義組建一個保安部,招聘一些保安人員。”米高梅笑了笑說到,保安人員當然是個幌子。
“有長進。”蒙特拍了拍米高梅,豎起了大拇指。
坐長途飛機是一件苦悶的事情,現在的客機上既沒有電視看,也沒有影片看,隻有通過機艙內的廣播係統播放一些留聲機的音樂。吸取了前幾次坐長途客機的經驗,蒙特這次帶了幾本雜誌和書籍。分別是最新出版的《科學》雜誌和《觀察家》雜誌,還有《戰爭論》和《海權論》兩本軍事書籍。
“論原子裂變!”蒙特坐在客機舒適的坐位上,隨手翻開了《科學》雜誌,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標題跳入了蒙特的眼中,卻令蒙特心神為之一動,馬上細細閱讀。這是科學家愛因斯坦發表的一篇關於原子理論的文章,文章字數並不多,隻是粗略地論述了原子裂變的原理,並沒有具體的內容,但這對於蒙特腦內的靈魂來說已經足夠。“是啊,美國應該已經在研製原子彈了。”蒙特在心裏說到。
可是自己也隻能是知道而已,又能對其產生什麼影響呢。蒙特苦笑了一下又打開了另一本雜誌《觀察家》,雜誌中的消息令蒙特既喜也愁。喜的是雜誌中報道,中國戰場由於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的巨大勝利,日本不得不由全麵進攻改為局部防守,不得不把中國戰場上的日軍調往印尼、菲律賓方向部署,中國戰場上的壓力大減,中國軍隊已經從全麵防禦轉入局部反擊。愁的是雜誌也報道了蘇德戰場上的新變化,德國正在集結大規模的部隊,準備再次向蘇聯發動新一輪的猛烈攻勢。
“我這是白操心,有時間還不如多看看戰爭理論。”蒙特從胡思亂想中回過神來,合上了這兩本雜誌,打開了《海權論》一書看了起來。世事往往就是這麼微妙,看上去事不關己的東西,卻巧合地湊到了一起。後文自有分說。
晚上,華盛頓市下起了細雨,蒙特乘坐的客機在夜雨中航燈閃閃,徐徐地降落在華盛頓機場。雖然已經是夜晚九點多,但機場的人流還是很多,搭機的接機的人來人往。
“蒙特少爺,終於等到你了,請隨我這邊來。”來接機的是一個高瘦穩重的白種男子,名叫萊恩,是麥道先生豪宅的管家,也是芭芭拉的丈夫,給麥道先生辦事已經二十多年。
“給你添麻煩了,萊恩先生。”蒙特向萊恩點了點頭,行李被萊恩接了過去。
“麥道老爺今天到造船廠去視察了,麗莎小姐也是今天早上才剛到,所以隻有我來接蒙特少爺你的機。”萊恩一邊說一邊帶著蒙特走出了機場,上了一輛凱迪拉克轎車,向位於華盛頓第十六大街的麥道豪宅駛去。
雨夜朦朧,更添豪宅的氣勢。在第十六大街筆直寬闊的公路兩旁,是華盛頓達官貴人的聚居地,一座又一座占地上千平方米甚至幾千平方米的超級豪宅莊園,逐一進入蒙特的眼中。難怪這麼多人要到美國找尋自己的發財夢,從這些豪宅莊園中便可以看出原因的所在。(現在國內的房地產商也在大搞所謂的毫宅,不僅把房價炒得老百姓買不起,也沒見能建成什麼真正的豪宅。有錢的大多是有灰色收入的人,富不外露,買豪宅住那不是自己找死嗎,發發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