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前奏之戰(八)(1 / 3)

潘泰萊裏亞島上的意大利守軍,連續幾日都生活在烈火煉獄之中。來至盟軍的轟炸機不分晝夜,持續轟炸該島4天4夜,在巴掌大的海島上投下了近萬噸的各類炸彈。島上的地麵已經找不出一塊完整的土地,所有地上建築已經不複存在,整個島幾乎被削低了一層。意大利在島上的守軍根本沒有還手的可能,隻得整日躲在地下防空掩體裏,龜縮著不敢露頭。但經過連日來的轟炸,這些掩體已經不太堅固,不時發生掩體抗不住炸彈威力而崩塌死人的事情。

從昨天早上起,由於西西裏南部機場被毀,德國和意大利的戰鬥機不得不取消支援作戰計劃。潘泰萊裏亞島上空的製空權完全落入盟軍的手中,前來轟炸的飛機數量也驟然增加,意大利守軍更是苦不堪言。黎明的到來對於這些飽受轟炸煎熬的人來說,是件極不願意見到的事情,這代表著新一天的大規模轟炸又要降臨到他們的頭上,晚上的那種小打小鬧式的轟炸已經沒機會享受了。

“啊,是戰艦!”一個堅守在值勤崗位上的意大利士兵,在炸塌了半邊的了望堡壘中,用他那心愛的望遠鏡,向近海了望的時候,透過海麵上黎明的霧氣,發現了有戰艦正在向海岸靠近。

“是我們的艦隊來救我們了嗎?”旁邊一個頹廢地坐在地堡角落裏的意大利軍官,不知那裏來的力量,一下子站起身來搶過士兵的望遠鏡,向海上了望。

“轟轟轟轟轟”驚天動地,排山倒海一樣的炮聲,成了最好的答複。見到遠處的戰艦炮光閃閃,巨艦大炮的震撼聲音籠罩了整個潘泰萊裏亞島,炮彈還沒落下,那個意大利軍官已經跌坐在地上,麵上滿是絕望的神色。

這支在黎明時分出現在潘泰萊裏亞島以南海域的艦隊,正是由蒙特率領的特混艦隊。出於進一步鍛煉艦隊戰鬥力的想法,蒙特和作戰參謀們迅速製定了進逼潘泰萊裏亞島實施對岸炮擊的戰鬥計劃,好讓艦隊戰艦積累射擊經驗,為日後的兩棲作戰打下基礎。

在15日的黎明,特混艦隊到達距離潘泰萊裏亞島以南3萬米的海域。緊靠著蒙特的旗艦“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英國戰列艦“厭戰”號的八門雙聯裝15英寸主炮,在18000米的距離上首先開火。為了體驗一下戰艦炮擊的刺激,蒙特走出了艦橋指揮室,來到了甲板上。雖然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聽到戰列艦級別的主炮轟鳴,但卻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巨炮驟然響起的一刹那,自己的心髒還是不受控製地快速跳動起來。

深吸了幾口略帶硝煙的空氣,鎮定下來後,蒙特開始輕鬆地欣賞自己的傑作,還時不時和身邊的參謀們對特混艦隊的戰艦艦炮的攻擊情況指指點點,有說有笑地進行評論。

這時特混艦隊已經由原來行進中的環形密集防禦隊形,改變為利於實施炮擊的三列縱隊。戰列艦、重巡洋艦和航空母艦在中間一列,輕巡洋艦在兩邊,驅逐艦則在艦隊的前麵和後麵分布。(部分驅逐艦還是需要擔任反潛艇警戒任務的。)進入到15000米的距離後,美特混艦隊的“巴爾的摩”號和“波士頓”號重巡洋艦上的三座三聯裝203mm主炮也開始齊射起來,發射炮彈時產生的煙霧,被地中海的海風卷向空中。七艘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克利夫蘭”號、“哥倫比亞”號、“蒙彼利埃”號、“丹佛”號、“托萊哈斯”號、“伯明翰”號、“莫比爾”號,也隨即輪流發炮轟擊潘泰萊裏亞島,三聯裝152mm的主炮也證明了它們的威力不容小視。

在取得首發炮彈的落點散布記錄後,各戰艦都據此調整了自己的射擊角度,然後發射第二發炮彈,錄得散彈分布數據後,再進行調整,在三次發射和調整後,大部分的主力戰艦都取得了夾叉彈命中數據。(夾叉彈指的是戰艦的各門火炮的炮彈散布覆蓋目標區域,因戰艦炮線互相交叉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