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海戰(一)(1 / 2)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島國,缺乏戰略資源一直是其致命弱點,而日本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航線,是日本維持其戰爭機器的生命線。無有燃料補給的戰艦飛機隻能是一堆廢銅難鐵,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估計有車一族現在都為汽油價格持續上漲而煩惱吧。)

以尼米茲海軍上將為代表的太平洋艦隊的高層將領,正是看到了擊敗日本的關鍵,就在於掐斷日本與東南亞的這一條海上生命線。針對此製定出從中太平洋發動攻勢,把日軍在太平洋上的部署攔腰截斷,切斷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的進攻戰略。這對於日本而言是致命的,而且中太平洋上所要奪取的,大多是相距遙遠的一些麵積較小的珊瑚礁和島嶼,即便日軍在這些島嶼上的防禦比較堅固,也會由於麵積小而力量單薄,彼此距離遠而難以得到增援與補充,容易為美軍各個擊破,加之這條路線與美軍後方基地路程較近,能節省部隊與運輸船隻,從而迅速結束戰爭。

在444底結束了海陸軍的矛盾之爭後,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巨大的戰爭機器,開始急速地運轉起來,各種戰艦,人員及補給物品,都源源不斷地調集而來,力爭在台風較多的夏季到來之前,向日軍所占領的馬裏亞納群島,發動大規模的登陸作戰,一舉打開進攻日本本土的大門。

馬裏亞納群島,是個南北走向,綿延長425裏的火山群島。由大小近百個島嶼組成,較大的火山島有十六個,自北向南主要有第二大島塞班島、第三大島提尼安島、羅塔島和最大島嶼關島,著名地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1年發現該群島,以:].“三角帆之島”,1565年起成為西班牙/.普四世的馬裏亞納王後,才稱為馬裏亞納群島。1898年美西戰爭中,國占領了關島,此時的西班牙國力已經衰弱。便決定400美元的價格出售馬裏亞納群島的其餘島嶼、加羅林群島和馬紹爾群島,美國認為這些島嶼值不400美元,沒有買,結果被德國買去。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以“委任統治地”的名義將這些島嶼盡數據為己有。並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天,即1941年1210占領關島。

馬裏亞納群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位於琉球、台灣和菲律賓以東,硫黃列島以南,加羅林群島以北,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亞洲與美洲地海上交通要衝,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和遠東的必經之路。如果馬裏亞納群島被美軍占領。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就將被切斷,台灣和菲律賓也將處在美軍直接打擊範圍下。

對於日本來說,馬裏亞納群島是其“絕對國防圈”中最重要的一環,有“太平洋的防波堤”之稱。而對於美國來說,馬裏亞納群島卻是其早日戰勝日本,從而結束戰爭的捷徑。蒙特當初率領第58特混艦隊轉戰千裏,長途奔襲偵察關島及其附近島嶼,為的就是給這次戰役提前做好準備。

“報告司令,這是最新整理出來的第58特混編隊戰艦裝備及人員一覽表。”佩斯特少將敲開了蒙特位於珍珠港基地的那棟白色小樓的辦公室,把最新統計地數據呈給蒙特過目。

按照兩班輪值的製度。在五月中旬到來時,蒙特已經同米切爾進行交接,再次擔任第58特混艦隊地司令,為了能在即將到來~群島戰役中取得好的戰績。蒙特及其所領導的班子,已經進入了戰備狀態。從戰艦戰鬥序列的編排,到各大少戰艦的人員安排及訓練科目。再到武器裝備的更新保養,後勤物資的補充情況,事無大少蒙特都一一過問,真可說得上是巨細無遺。

蒙特從佩斯特的手上接過文件,仔細地看了起來。第58特混艦隊可以說得上是編製變動得比較頻繁的艦隊,這都是因為美國工業實力強大地緣故,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有新的戰艦投入使用,作為太平洋艦隊核心力量的第58特混艦隊自然是優先得到新的戰艦。特混艦隊下轄四個特混大隊,共有航母15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8、輕巡洋艦7艘、艦載機約900。心中有數的讀者,不難從這組數字中看出,同馬紹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