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15早上10點左右,美快速航空母艦編隊經過一個晚上的隱蔽急行軍後,深入到日本本土最後的門戶島嶼,硫磺列島附近的海域,與此同時塞班島的登陸戰也正式打響。
“傳我命令,編隊所有戰艦結束隱蔽潛行模式。升將旗!”這一刻,蒙特高坐在“約克城”號艦橋指揮室中,顯得那樣的氣定神閑,整潔的海軍軍裝,俊朗的容貌,炯炯有神的目光,不怒而威的氣勢,永遠成了曆史的剪影。
每個海軍將領,都有隻屬於自己的特有將旗,而將旗在戰艦旗杆上的高低,又代表著該將領在艦隊中的地位。相信大家都見過戰艦上懸掛的花花綠綠的旗子,不同的旗子代表著不同的含義,甚至有一整套複雜的旗語。戰艦上有三種旗幟是不會隨意升降的,那就是國旗、軍旗及將旗。隻有艦隊中的旗艦,才會懸掛軍旗,而隻有最高指揮官的將旗才會緊靠在軍旗之下。通常在海戰中,可以通過分辨對方的將旗來判斷對方的番號及指揮官。因此隱蔽潛行模式下是要把將旗降下來的。
蒙特.拉克中將的將旗十分的簡單,是天藍底色上一個金色的“”字,是其姓氏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將旗一升,就代表著戰鬥即將到來。當“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升起了蒙特的將旗後,其他戰艦也分別升起了各自的旗幟,隨之而來的便是最後一輪的戰前準備工作。
這次擔任攻擊地主力不再是炮擊戰艦,而是航空母艦上的艦載航空兵。地勤人員都異常地忙碌,一架又一架各類型的戰機在機庫甲板上被同時加滿燃料及彈藥。又一架接著一架被升降機及大型吊機轉移到飛行甲板上。戰機轉移到飛行甲板後,立即被飛行甲板升降指揮官編入到起飛次序中。通常情況下,在大規模的戰鬥中,輕便靈活的戰鬥機會被安排首先起飛,非緊急情況下戰鬥機都是自行在飛行甲板上作全通道加速起飛,而體積載重教大的轟炸機就往往需要使用彈射器來輔助起飛。不過到了二戰後期,隨著美軍重型艦載戰鬥機f4-u“海盜”式戰機正式取代f4f“潑婦”式戰鬥機在航空母艦上投入使用,就連戰鬥機也需要利用彈射器來起飛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美軍航空母艦飛機起飛彈射器技術性能提升的表現。(起飛彈射器是航空母艦的核心技術,現在的中國在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艦問題上。曾一度受阻於該技術上。)
“這次就多安排一些sb2c“地獄俯衝者”式俯衝轟炸機出擊吧,這次戰役完結後它們都將要退役了。”當蒙特拿著由威廉少將提交地第一波攻擊飛機的編成安排名單後,用手背輕輕打了打俯衝轟炸機的列表,語氣中透著複雜的感情。隨著火箭彈在戰鬥機上使用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俯衝轟炸機在整個艦載航空兵種中的地位及作用逐漸被戰鬥攻擊機所取代。按照武器更新列表的時間44年8俯衝轟炸機將全部退出現役,甚至連f4f“潑婦”式戰鬥機也將被f4u“海盜”式戰鬥機全部取代。對於俯衝式轟炸機蒙特是有特殊感情的,自己就曾經駕駛過它立下了顯赫的戰功。事實上美軍在曆次重大戰役中所擊沉的日軍主力戰艦幾乎都被俯衝轟炸機包辦了。
“是地,長官,我馬上進行修改。”威廉少將也能體會到蒙特的心情。雖然想說點什麼但還是遵照蒙特地吩咐去做。由於俯衝轟炸機在對艦攻擊中被擊落的風險很大,現在一般都隻安排它們進行對地麵的攻擊。威廉少將也預見到或許這將是sb2c“地獄俯衝者”式俯衝轟炸機最後一次從航空母艦的甲板上起飛參戰。
這天的中午12點正,蒙特在“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艦橋指揮室中,下達了起飛第一波攻擊機群,前往轟炸日軍占領的硫黃島的命令。剛剛吃完午餐,在各航空母艦飛行甲板上列隊整裝待發的機組人員們,立即奔向了屬於自己的飛機。航空母艦上處處都能聽見美軍軍樂地聲音,它鼓舞著出征的戰士奮勇殺敵。
在不算長的時間裏,從四艘輕型航空母艦及三艘重型航空母艦上先後起飛了3f4f“潑婦”式戰鬥機中隊54架,3sb2c“地獄俯衝者”式俯衝轟炸機中隊36架,1個tbf“複仇者”式轟炸機中隊18。正好總數是108。起飛的飛機數量並不多,這是因為快速航空母艦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