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午第一輪的轟炸,美軍在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後,成功破壞了德國法蘭克福地區及慕尼黑地區的幾個機場,令到德軍在該地區的飛機不能從地麵起飛,喪失了戰鬥力。而德國‘花’了很大人力物力才建立起來的雷達站點,其中最大的三處,也被美軍的轟炸機第一時間摧毀了,致使德國的雷達預警對空監測網,出現了不可以彌補的致命漏‘洞’。這樣一來在開戰之初,美軍就占據了上風,為接二連三的後續轟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報告將軍,今天執行第二輪戰略轟炸任務的飛機及機組人員,都已經做好了起飛準備,請指示。”10月3下午午餐後不久,威廉少將把各個航空聯隊發來的備戰情況彙總後,向司令報告。
“命令今天各聯隊參戰的第二輪飛機立即起飛,前往轟炸第二套作戰方案中的預定目標。”‘蒙’特對於自己親自製定的“破壞王”計劃,還是有幾分把握的,上午的戰果更是令到自己信心倍增,德國的空軍也沒想象中那麼那應付,特別是德軍的戰鬥機竟然沒有起飛應戰。這分明是便宜了自己啊,占了先機就能順風作戰,想不贏都難。
“是的,司令。”威廉領命後立即轉身對指揮中心內的幾名負責通信的參謀下令。第二輪轟炸的第一套轟炸方案,本來準備在第一輪時遇到德軍空軍猛力攔截後應對使用的,而第二套方案是在第一輪轟炸順利完成後使用的,現在這個時候,當然是使用第二套方案了。
紅日高懸。白雲飄飄,踏入10月今天也算是一個難得的晴天,稱得上是風和日麗。這樣的好天氣在歐洲地初秋季節也不多見,為盟軍的戰略大轟炸大開方便之‘門’。成功的背後有很多的偶然,德軍高層的偶然不和,造成德國空軍的偶然調動不靈活,偶然的天氣晴朗,碰上盟軍偶然選擇這個時候發動新一輪的大轟炸,‘蒙’特為了積累實戰經驗,偶然來到了歐洲戰場出任美陸軍航空兵司令。而又偶然地製定避實擊虛的戰略轟炸計劃,不打城市專打城鄉結合部。這種種偶然‘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曆史的必然,納粹德國注定沉淪在盟軍地新一輪戰略大轟炸之中。
下午第二輪起飛的飛機,數量上幾乎是上午的兩倍,美軍第68四個航空聯隊總共出動了近2000次的各類飛機,對法蘭克福地區及慕尼黑地區內的橋梁、鐵路、公路、水庫等眾多目標,進行了全麵的轟炸。
雖然目標眾多,但是也是有主次的。主要針對駐紮在德國西線的龐大德軍後麵的鐵路及公路的主幹路段,實施密集地爆擊轟炸。以此達到切斷德軍補給線的目地。而德國境內大小河流密布,其上修建的橋梁也是多不勝數。那些能通過大型車輛的主要橋梁也成了美軍重點轟炸的目標。而水庫則選擇了靠近法蘭克福工業區及慕尼黑產糧區附近的幾座水庫來下手。
這一天,一隊又一隊的美軍飛機,從德國防守嚴密的齊格菲防線的上空飛過,不過無論是美國陸軍還是德國陸軍都十分納悶,如此眾多的飛機,竟然在兩軍對壘的陣地上連個屁都沒放,就這麼高高在上直來直去。德軍在地麵上‘花’費了巨大地人力物力建立起來的堅固防線形同虛設,美軍航空兵毫不理睬。
沒過多久,德軍的地麵部隊高層指揮官,就接到了防線後方多條補給線上多處地段。遭到了美軍飛機有組織的集群轟炸,不過這僅僅是個開始,壞消息接踵而來,德軍地指揮官們這才意識到。他們麵對的將是一場殘酷的空戰絞殺戰,後方地封鎖破壞取代了前線陣地的血腥廝殺。但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德軍的苦日子到來了。等待著他們的將是單方麵的挨打與無奈。
“哈哈,真是壯觀啊!”今天已經是第二次出擊的湯姆上尉,駕駛著自己的B-17重型轟炸機,跟在整個機群之中,浩浩‘蕩’‘蕩’地從德軍齊格菲防線上空飛過。一邊認真地控製著手裏的飛機‘操’縱杆,湯姆上尉一邊四麵環視空中周圍的情況,周圍是近五百架飛機所組成的龐大機群,壯觀的場麵讓身在其中的他感到發自心底的震撼。湯姆上尉是上個月底才從美國本土調來歐洲戰場參戰的,原本是某航空學校裏的一名現役教員。因為美軍航空兵的擴編,他及他所在的航空學校裏的部分現役學員都從所在的航空守備隊中‘抽’調出來,增援補充到歐洲戰場美第6航空聯隊中去。湯姆上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