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主任、孔主任,您好。”鄭仁馬上恭恭敬敬的打招呼。
“坐,坐。”包主任笑嗬嗬說到:“都是自家人,別那麼客氣。”
推辭了幾番,兩位主任坐在沙發上,鄭仁坐在床邊的小凳子上,蘇雲則站在鄭仁側後,低著頭。
馮旭輝很拘謹,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我來介紹一下。”包主任做足了東道主的義務,“這位是鄭仁鄭醫生,不用多說了。這位,是鄭醫生的助手,號稱心胸外科的明日之星,蘇雲。”
“嗯?”孔主任怔了一下,蘇雲,好熟悉的名字。
“離開京城快兩年了,你還能想起來麼?”包主任笑嗬嗬看著孔主任,像是在考他。
馮旭輝本來很緊張,站在角落裏,不知道是走好還是不走好。
聽到包主任這麼說,他恍惚了一下。
鄭總這次來帝都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而他身邊那個漂亮的不像話,卻又牙尖嘴利說話不留情麵的助手,難道也是牛人?
肯定是,要不然包主任絕對不會這麼問。
“老了,記性不好。”孔主任想了幾秒鍾,便笑道:“是哪家的俊傑?”
“他研究的課題,和你們介入沒關係,你忘了也正常。但我們心胸外科,蘇雲現在還是年輕人的一杆大旗。”包主任道:“兩年前,有一篇發表在《柳葉刀》上的文章,你還記得嗎?”
孔主任臉上的笑容收斂,嚴肅起來。
《柳葉刀》,那是外科係統最厲害的雜誌,影響因子高達30分以上。在醫療界,堪比《自然》、《科學》這類世界頂級刊物。
現在碩士、博士畢業越來越難,因為要求SCI類的文章。
碩士……孔主任已經不帶碩士生了,很陌生。
但博士畢業,他的學生能按時畢業的,隻有不到一半的人。其他的,五年畢業都算是早的。
為什麼?
因為博士畢業除了要寫畢業論文之外,還要求至少兩篇小論文被EI,SCI等國際三大索引檢索。這是對於博士生來說最難通過的一關。
普通SCI都不夠,影響因子要達到4或者5才行。
《柳葉刀》?博士根本不敢去想在這上麵發表文章。就算是孔主任自己,也隻能想一想。
真要是做,那是很難做到的。
看蘇雲的年紀,還不到三十歲。這麼年輕,還在《柳葉刀》上發表文章……
“你是蘇雲?!”孔主任驚訝,問道。
“終於想起來了。”包主任笑嗬嗬的說到:“蘇雲因為那事兒,回到海城。沒想到,不到兩年,又殺回來了。”
“湊巧,回來看看”蘇雲低著頭,說到。
解釋的有點強硬,但兩位主任誰都沒有在意。
馮旭輝覺得眼前一陣金星閃爍。
鄭總身邊的助手,竟然這麼大來頭?
他不知道《柳葉刀》到底有多牛逼,但這並不硬性他知道蘇雲有多牛逼。
隨便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醫生,說名字,帝都的教授就能想的起來,這得多大能耐?
一想到這裏,馮旭輝的心瘋狂的跳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