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術者的習慣(1 / 2)

最開始沒有精確超選,小城市的介入科醫生有些不解,加上看患者資料,他了解患者術前根本沒有相應的影像資料。

這次手術,是一次半急診。

造影後,他敏銳的注意到子宮基底層出現的異常影像。

有的地方密集一些,有的地方稀疏一些。

要是換自己該怎麼做?

他把自己替換成術者,這時候該超選四級血管了吧。可是那些血管特別細,還迂曲無比,想要超選成功其中某一根的話,至少要半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要全部超選,雖然隻有一側的子宮動脈造影,他估計自己也要小半天的時間能做完。

屏幕裏,那根並不是很細、有些硬的導絲一扭、一動順利的經過了某個回彎處。

介入科醫生陷入沉思,剛剛自己看到了導絲有一些微小的動作調整,術者是怎麼做到的呢?

他的右手拇指、食指開始撚動起來,仿佛是他此刻站在手術台上,正在做這台手術。

不知過了多久,腦海裏一道閃電閃過,黑暗依舊的夜幕被撕開一條口子。

對!就是這樣!

介入科醫生心裏出現一種明悟,原來手術的時候,用中指做托,拇指、食指撚動微導絲的角度改變一下,略向下方15度,這個大回彎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過去!

在此期間,他雖然看著屏幕,卻視而不見。

技術獲得突破的欣喜,馬上化為虛無。

他愕然看見術者竟然在自己思考手術技巧的時候,幾乎完成了所有超選、栓塞。

胸口一陣憋悶,介入科醫生雖然早就意識到自己和術者水平的差距,可是他沒想到竟然會這麼大……

隨著技術的進步,介入科醫生非但沒有覺得自己和術者之間的差距縮小,反而因為進步讓他看清楚術者的更多手法、手段。

差距好像更大了。

咦?這個超選的手法似乎很有意思啊,介入科醫生來不及鬱悶,馬上注意到視野裏出現的某個手法。

前幾天在做肝癌介入治療的時候,超選遇到了類似的血管。

當時無論他怎麼努力,最後都沒有完成超選。

而在術者的手術裏,這裏似乎根本不是一個難點,微導絲像是活物一般,遊走,通過,如此順暢。

看角度,似乎應該是這麼做的……

介入科醫生的手指,再一次撚動起來。

市一院介入手術室裏,密閉的空間隻有機器發出細微的聲音,鄭仁一次次超選,魯道夫·瓦格納教授一次次輔助,手術進行的非常順利。

一個個基底細胞增生出被栓塞住,卻沒有損傷到患者正常的黏膜層。

整台手術做的特別精細,精細到超出教授的認知。

雖然就精細,卻很快,尤其是很多頗有難點的超選,教授沉默的看鄭仁一路坦途的把導絲送過去,自己設想中的困難情況根本沒有發生。

魯道夫·瓦格納教授有些不解,鄭仁的水平很高,這一點教授是承認的。

可是,竟然會有這麼高?

半個小時的時間,左側子宮動脈造影顯現的病變分支全部被栓塞住。教授估計,自己在海德堡的手術室裏,用更為精良的導絲,至少也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做到這一點。

嗯,至少……或許用一個半小時也說不定。

有幾個地方,自己似乎無法操作導絲過去。

這台手術的難度……真的好大!

【看著好無聊啊,有人講解一下術者在做什麼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