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誰?
除了你,還能有誰?
不過接觸了幾次,也采訪了其他人,湯秀對鄭仁還是有一定的了解。
鄭仁,本質上講就是一個技術宅。
人情世故,他可能不懂。但更可能的是他懂,就是不願意妥協。
技術對他來講,遠遠要比人際交往更有興致。
湯秀右手挽落下的頭發,溫柔笑道:“鄭總,是采訪您搶救楊麗麗的事情。”
鄭仁表情僵了一下,眼神流動,看那樣子就像是一個要說謊的孩子。
“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來自海德堡大學的魯道夫·瓦格納教授。”鄭仁指了指沉浸在研究中的教授,說到:“我和教授正在做術前討論,明天有一台很重要的手術。”
湯秀心有七竅,玲瓏剔透,從鄭仁剛剛的眼神就看出來他心裏對采訪的抗拒。
“那好吧,鄭總。”湯秀笑著說道:“下次,我會趕在您有時間的時候過來,您看可以麼?”
“可以,可以,下次。”鄭仁忙不迭的說到。
對於采訪,可能很多人很在意。但鄭仁並不喜歡,多浪費時間啊,他寧肯把時間放到病人的身上,放到手術台上,放到和魯道夫·瓦格納教授探討病情上,也不願意去接受湯秀的采訪。
名聲,對鄭仁來說,就是狗屁。
湯秀臉上笑容不變,拿出手機,“鄭總,加個微信吧,下次我用微信和您預約。”
鄭仁好苦惱,但麵對溫和又或多或少幫過自己的湯秀,他實在沒辦法拒絕。
掃碼加好友,湯秀的笑容更生動了幾分。
握手告別,湯秀道:“那,我們下次見。”
說完,她也不多囉嗦,直接便帶人走了。
離開急診病房,攝影師歎了口氣,道:“這個鄭醫生,的確是好醫生。可是,湯主編,你說他怎麼就這麼孤僻呢?接受采訪,多好的事兒。”
攝影師就是那位和湯秀一起去帝都的人,他經過製作紀錄片,對鄭仁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雖然比較模糊,卻越來越覺得這位市一院的鄭總是個可靠的醫生。
作為醫生,鄭仁是特別棒的。但是作為一個接受采訪者,鄭仁可就沒那麼好了。
很讓攝影師頭疼。
他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抗拒接受采訪的家夥。
湯秀笑著撫了撫眼鏡,道:“我覺得還不錯,你是希望一個把心思用在宣傳上的醫生給你看病,還是願意找一個一心撲在醫學上的醫生給你看病呢?”
這個選擇題,特別好做。
要是把提高技術的時間都用在宣傳上……這算是好大夫麼?
雖然有道理,可是仔細想,又覺得哪裏怪怪的。
攝影師又歎了口氣,搖搖頭。
……
……
鄭仁和魯道夫·瓦格納教授中午飯都沒吃,一直在探究TIPS手術依據肝髒核磁彌散來定位的事情。
核磁彌散,從出現開始,臨床醫生主要把它當成腦卒中的診斷依據。
它對判斷腦梗是否要溶栓治療,有著巨大的意義。可是鄭仁卻另辟蹊徑,要用它來作為TIPS手術定位的手段。
本來鄭仁在係統手術室裏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他準備通過手術,來一點點彌補不足。
可是魯道夫·瓦格納教授的出現,讓這項研究向前跨越式的被猛推了一下。
教授在介入手術上,有著極深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