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大院裏,不斷有身穿著白服的身影在綠色的帳篷中穿梭。
忙碌是整體的氛圍,像是漫天密布的彤雲一般,壓在心頭很久了,壓得所有人連叫苦、喊累的時間都沒有。
有那空,還不如找個地兒囫圇個躺下睡一會,沒什麼比這再幸福的了。
急診科主任坐在華西院裏的路邊,手裏拿著打印出來的數據,正在琢磨什麼。
“主任,新上的應急管理係統,真是挺好用的。”一名醫務處的小辦事員站在一邊,說到。
“嗯,你也不看看是誰做的。”主任看著手裏的數據,沉思著什麼。
“誰做的啊?”小辦事員驚訝,難道做係統的人,主任認識?
“前幾天還在咱們這兒幫忙來著,後來他手下來了一批人,就上前線去了。”
小辦事員愕然。
這種時候,前線可不是說上就能上的。
說是手眼通天,也不為過。
可是,和應急的醫療管理係統軟件有什麼關係?
“數據不對啊。”急診科主任點著手裏的A4紙,說到:“蓬溪鄉的骨盆骨折患者呢?為什麼數據上沒有體現?”
小辦事員不是學醫的,他怔了一下,馬上說到:“我這就去查。”
說完,一溜煙的跑了。
老主任皺眉沉思,生怕出什麼問題。
按說蓬溪鄉處於最前沿地帶,理應轉運更多的急危重症的病人。可是數據顯示,從大約2天前,重症骨盆骨折的傷員就沒有出現過。
和內髒破裂一樣,重度骨盆骨折的傷員是救治最多的一種外傷之一。
這種外傷不是馬上就要命的那種,但也特別重,時間長了肯定要命。
一般大部隊開進去,把人從瓦礫堆裏挖出來,都會耽擱至少一天時間。
幾乎所有送來的這類都處於失血性休克狀態,必須要急診搶救的。
難道說蓬溪鄉輻射的6個受災嚴重的縣市救援工作出了什麼問題?
也不應該啊,其他輕重傷員,源源不斷的從蓬溪鄉送下來,隻是沒有重度骨盆骨折的傷員。
從最近幾個小時的數據顯示,連截肢的傷員都漸漸少了。
很快,醫務處的小辦事員跑了回來,手裏拿著一張紙,說到:“主任,是蓬溪鄉把手術都做了。術後患者,沒有送到咱們這兒,直接送去省院和其他下級醫院了。”
“數量有多少?”
“197人次,傷員送到省院和下級醫院,恢複良好,隻有2人的失血性休克沒有糾正,還在搶救中。”小辦事員手裏的數據,說明了一切。
古怪,蓬溪鄉那種地兒,能承受這麼大量的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工作?
急診科主任不是很相信,但冰冷的大數據向他展示了事情的真相。
不管信還是不信,數據就在那。不光是手術量,連術後患者回複的情況都有記載。
“對了,接到蓬溪鄉的電話,說是那麵已經開始做需要截肢傷員的取栓手術,相應的傷員應該很快就能送到咱們這兒。”小辦事員說到。
急診科主任沉默。
他還是想不懂,蓬溪鄉那麼簡陋的條件,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華西,是最後一道大壩,攔截了洪水一般的從前線運下來的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