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仁琢磨鄒嘉華剛剛說的那件事情——昨晚再次出現心髒驟停。

按說心髒離子通道病發作的頻率不會這麼快,一連兩天都出現離子泵停止運轉、出現心髒罷工的情況很是罕見。

但係統麵板給出的診斷,依舊是心髒離子通道病,沒有任何改變。

基因層麵改變導致的疾病,誘發因素是什麼鄭仁也不清楚。而研究方向之類的,更像是空中樓閣,虛無縹緲,觸碰不到。

甚至鄭仁懷疑現有的醫療,對心髒離子通道病的研究,都是錯的,從最開始就錯了。

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先例的。

比如說1996年,一篇報道指出SLC6A4基因對抑鬱症的產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對於抑鬱症來講,是一個極為重大的突破。

可是23年後,忽然有一天,一覺醒來,全世界做這項研究的人看到了一條消息——SLC6A4基因和抑鬱症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這23年來,投入的無數資金、物力、人力全部歸零。當時有一名英國的研究人員把資料撕碎,拍照,發在社交網站上。

這一輩子,基本就算是被廢掉了。在未知的命運麵前,所有研究人員沒有還手之力。

那張照片,是令人心酸的。

但科學研究,很多時候都是在試錯。現在看離子通道病可以用基因檢測來確定,但誰知道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

針對於基因層麵的疾病,全球都處於一個試錯狀態。

現在,鄭仁還是傾向於相信大豬蹄子。

畢竟從接觸到現在,大豬蹄子從來都沒有失誤過,給出不靠譜的診斷。

可以試一試,鄭仁最後心裏拿定主意。

鄒嘉華似乎也心裏有事兒,隻是和鄭仁並肩下樓,一句話都沒說。

他四十多歲,正值壯年。無論是身體還是經驗、人脈、資金都處於巔峰期。

對於一名商人來講,此刻要是真的不知不覺的死了,那可真是死不瞑目啊。

不過對誰來講都一樣。

死亡的陰霾籠罩在鄒嘉華的頭頂,他甚至連午睡都要提心吊膽,盡量避免。

活著,對他來講更像是一種折磨。

912的患者、患者家屬特別多,鄒嘉華幹脆沒有讓手下的人叫電梯,而是和鄭仁步行下樓。

這一切對他而言都是陌生的,但他為了表現誠意,還是親自來找鄭仁。

求醫問藥,心誠則靈,那天蘇雲說的話,振聾發聵。

鄒嘉華已經不去想可行性了,梅奧醫療中心給出建議,鄭醫生也說可以試一試。

雖然隻是試一試,但卻是唯一的一個人說能試。其他人,連試一試的想法都沒有。

這算是病急亂投醫麼?鄒嘉華想著,訕笑了一下。

眼角餘光看著鄭仁,說來也怪,這個年輕醫生看著憨厚老實,屬於扔進人群裏都找不到影的那種。

可是鄒嘉華卻總是覺得他很穩,像是山一般,可以相信,甚至——可以依靠。

來到住院部門口,一輛加長林肯出現在眼前。

司機打開門,鄒嘉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帶著鄭仁、蘇雲坐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