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婦女兒童醫院,是帝都、乃至全國屈指可數的婦科、兒科醫院。
每年接生的新生兒在一萬五千名左右。
這裏常年熙熙攘攘,門庭若市。即便是過年的時候,其他大型三甲醫院都冷清下來,這裏依舊熱鬧。
和其他大型綜合三甲醫院不同的是,這裏的人絕大多數喜氣洋洋,而不是垂頭喪氣。
畢竟添丁進口是好事兒,是大好事兒。
婦兒醫院的產科病區就有十幾個,每個病區醫生辦公室裏,錦旗滿滿的,掛都掛不下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母子平安,送喜錢、送錦旗也是理所應當的。
隻是今天產科一病區的氣氛有些不對。
醫生辦公室的大門緊閉著,沒上手術的人都坐在辦公室裏,外院的專家教授、本院的院領導坐在辦公室裏。
空氣凝滯,好像是出了重大醫療事故的時候一樣,沒人開口說話。
事情發生在兩個多月前。
一名39歲的高齡產婦在檢查的時候發現腹內的孩子可疑有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
那時候胎兒隻有24周,能看出來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可以說婦女兒童醫院的水平是相當高的。
看到這個檢查結果,醫生當時和患者、患者家屬把病情說明白了。
由於主動脈瓣先天發育異常,所導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性心髒病,約占先天性心髒病的3%—6%。
胎兒若在孕早、中期就發生主動脈瓣狹窄,隨著孕期延長,左心室的充盈血量會受影響,持續下降。
最終,可能導致進行性發育不良和心力衰竭,形成左心發育不良綜合征。
孩子從出生到治療,甚至在母親的子宮裏,每一天都會麵對新的危險。
步步是坎,踏錯一步就是鬼門關。
胎死腹中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是活著生出來,也要麵對無數的麻煩。
醫生建議引產,這是最符合現在情況的一種選擇。
可是孕婦本人已經快四十了,為了生個孩子,圓自己當母親的夢,她付出了很多。在已經有了妊高症的情況下,還在繼續堅持著。
對她來講,放棄這個選項是不存在的。
聽完醫生婉轉的講述後,孕婦本人堅決拒絕引產,一邊痛哭,一邊期待著有奇跡發生。
或許會隨著妊娠的過程,孩子的病情沒有加重,而是得到緩解。這種情況也不是沒可能,隻是可能性極低,低到了根本不用考慮的程度。
在選擇保胎後,孕婦走遍整個帝都,隻要水平高的醫院,最後給的結論都是一致的。
而這次,是因為在昨天的產前檢查中發現胎兒情況在惡化。
主動脈瓣壓差由22mmHg逐漸升高到85mmHg。左右心室比例逐漸失調,在觀察的過程中,胎兒心包積液,二尖瓣反流等情況相繼出現。
所有跡象都表明,患兒的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正向極重度發展,並出現心力衰竭等表現。
隻是孕32周……
孕婦依舊不同意引產,24周的時候不同意,8周後,她的態度更堅定。
雖然知道現在剖腹產後,孩子可能要承受不斷的大手術,甚至會死亡,但是她依舊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