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5 越治越重(下)(1 / 2)

“對了,尿路刺激症狀和膀胱攣縮在結核患者最為常見,又有低熱和腹水,你是這麼判斷的泌尿係結核?”蘇雲問道。

“嗯。”鄭仁點頭,“聽你說的情況,大家應該判斷不是泌尿係結核吧。”

“做了相關檢查,不是泌尿係結核。”蘇雲道,“患者存在多係統受累,需要考慮有無自身免疫病,但僅有ANA低滴度陽性,少量尿蛋白,補體輕度降低,此外沒有更多證據。”

“腎穿刺活檢呢?”鄭仁皺眉問到。

“據說患者家屬拒絕,一個惡心嘔吐的病史,弄出來畸胎瘤,他們就已經很不可思議了。至於腎髒,估計他們理解不上去。”蘇雲苦笑了一下。

“後來呢?”

“上一次全院會診,多科查房考慮雖然不符合係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標準,但老古認為患者為青年女性,多係統受累,仍傾向於係統性紅斑狼瘡。他……堅持。”蘇雲說完,微微歎了口氣。

能力排眾議,說明自己的診斷,這種人是有本事的,鄭仁認可。

蘇雲結交的住院總級別的人,先不說人品,水平都不錯。可以預見到的未來,一個一個都變成教授、帶組。這位古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患者用完藥後,首日出現心悸,心率120次/分,心尖部可聞及第三心音奔馬律。”

奔馬律是舒張期額外心音的一種,與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合在一起,組合成的韻律類似於奔馬,所以叫做奔馬律。

當心肌嚴重受損的時候,會出現奔馬律。

鄭仁聽到蘇雲語氣沉重的說這件事的時候,心情也低落下去。

超劑量的環磷酰胺可能損傷心肌或者腎髒,要是用藥後就出現奔馬律,那就是環磷酰胺的事兒了。

事實證明,古教授的堅持是錯誤的。

這就是診斷性治療的缺點,或者說是不可控性,尤其是風濕免疫科進行診斷性治療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的副作用。

鄭仁曾經做過幾次診斷性治療,最後都成功了。

並不是因為診斷性治療合理,而是因為有大豬蹄子在,鄭仁靠著係統麵板進行逆推,有了幾分底氣。

而這位古教授所用的診斷性治療,非但沒有明確診斷,反而出現了嚴重的藥物反應,導致心肌損傷。

蘇雲說到這裏,情況已經明確了。

患者不明原因的出現腹痛、腹瀉,來912就診,考慮有可能是畸胎瘤導致的。

可是切完之後發現病沒好,反而更重了。而全院會診,大家束手無策,用了風濕免疫科的治療方案後,已經開始心衰……

這就是越治越重的典型案例。

說話中,兩人來到婦科。患者現在還在婦科住院治療,不過要是找不到正確的診斷以及治療方式,怕是患者很快就會去ICU。

“古教授的膽子挺大。”鄭仁最後肯定的說了一句。

“膽子大是一方麵,主要是水平高。”蘇雲道,“要不我說在醫院一定要有一個風濕免疫科的朋友呢,曾經我有什麼病懷疑風濕免疫係統的問題,就找他解決。”

“怎麼沒聽你說過?”鄭仁覺得這個名字自己很陌生。

“這不是有你在麼。有什麼患者,一琢磨就知道什麼診斷了,所以一直沒找過他。沒想到今兒,這貨自己出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