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獲得了第 61 屆戛納電影節柯達短片電影獎,就記錄了一個精神分裂的患者。”鄭仁道,“是精神分裂,不是人格分裂。”
“91 公分之外?”
“嗯。”
“那個片子是純屬扯淡,你覺得150頓的隕石落下來,砸在他家對麵的天線上,他人還能活?”蘇雲問到。
“你這是抬杠,一個短篇,又不是紀錄片,導演主要表達的意思不是隕石落下來造成多大傷害,要是按照你說的,就是2012了。”
“我知道,這個片子主要是描述了由社交焦慮症發展到妄想症、自閉症的精神分裂患者,從發病到尋求他人救贖和自“我”救贖失敗後,最後自殺的過程。”蘇雲哈哈一笑說道。
“150噸麼,寓意是1/150的這個自閉症發病的幾率。”蘇雲繼續說到,“老板,你就有自閉症的傾向,每次吃飯都得我叫你。你身為一名醫療組組長,難道就不內疚麼?”
鄭仁笑了一下,沒有就此和蘇雲抬杠。
“91cm,也有寓意。原子序數91的是鏷,簡稱Pa,而Pa同樣代表壓強的單位帕斯卡,代表著壓力。”
“雲哥兒說得對。”林淵道,“我看過那個片子,很多細節都有代表性。我看的時候,高度懷疑導演本人是一個精神分裂的患者。”
“像步若天,精神分裂是有可能的。但人格分裂,我還是謹慎的不讚同。他是自我施壓過大,屬於偏執型人格。”鄭仁道,“口服奧氮平,證明精神病院的醫生也是這麼診斷的,想要用藥物幫他解壓。”
“人家解壓的方式是家暴。”蘇雲又開始抬杠。
“別這麼說,我覺得偽人格分裂是有可能的。”
“精神分裂後導致疑似人格分裂,一種接近幻覺和錯亂的狀態,雙向情感障礙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就是在自己腦中和另一個人對話,這樣會導致對自己身份識別障礙。”
“這個就真的理解不上去了。”蘇雲道,“壓力大,自己解壓的方式有很多。看樣子再強大的人,心裏麵總有一塊地兒是柔軟的。”
“也可能和那個步若天強勢有關係。”林淵接話說道,“下午他來看病的時候,我覺得他雖然看起來客氣,其實從骨子裏看不起所有人。”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蘇雲道,“懷疑一切,沒有安全感,偏執的想要達成一切目的,甚至不惜手段。和老高說的第二個病例比,他這種不瘋魔不成活的人,真的未必是幸福的。”
“我覺得你用不瘋魔不成活來形容也不準確。”鄭仁道,“步若天是偏執,是骨子裏的東西。不是為了生活下去,活的更好給自己加壓的那種。”
“正常人能人格分裂麼?”林淵有些擔心的問到,“我有幾個同學,當著男朋友很嬌柔可愛,在寢室卻總是很強勢。”
“你說的不算。”蘇雲道,“誰還沒有幾個麵具來著。喏,你看看老板,現在臉上就戴著微笑的麵具,其實他心裏對吃喝玩樂特別不屑,就想著回去做手術。你說這人,是不是有病?”
“你說的麵具很貼切。”鄭仁沒有理會蘇雲刻薄的描述,而是平淡說道,“每一個麵具,其實都是一個分屬人格。但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