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結局(1 / 3)

把隻吃不幹的神仙並祂們的附庸全都攆下凡間後, 秦意嵐先謝吳保真。

她對著吳保真鄭重一拜正色道:“今次能一舉解決這些屍位素餐之蛀蟲,還多賴仙君獻計,吳仙君大義, 聖元在此謝過。”

吳保真慌得連連擺手:“當不得, 當不得,天帝言重了, 保真隻是把一二所知告知天帝而已,算不得出力,當不得天帝言謝。”

當初聖母神皇一刀切斷了凡間生靈的長生大道, 凡間修道者對神皇此舉積怨頗深, 驪山老母就曾為此多次上瑤台請見, 還曾在百般求懇無果之下,借機盜走了蟠桃樹的花粉給驪山一株桃妖授粉。

對於神皇不肯冊封凡間生靈飛升的原因, 凡間的修道者們雖不曾得過哪位神仙的一句明言,自己卻也心知肚明。

可胳膊擰不過大腿, 他們既沒能力像太帝一樣立下潑天功德叫和光柱直接接引,也沒實力跟神皇叫板讓祂改變主意, 唯一能做的就是忍氣吞聲,跟瑤台繼續維持良好關係。

聖皇現在不行冊封,不代表以後永遠不會冊封, 把關係維係好, 萬一神皇想冊封的時候不就能想起他們來了嗎?

因此凡間一心求飛升的大能修道者都會經常來往於瑤台, 以求能在神皇麵前刷刷存在感。

來往多了自然會對瑤台的情況有所了解,當吳保真提起和光柱能把加諸其上的任何術法都加倍反噬時, 秦意嵐便知道機會來了。

以秦意嵐的法力,想要正麵滅殺聖母神皇並不難,難就難在聖母神皇不肯跟她正麵對決, 當初在建康她跟神皇第一次見麵雙方便曾互相試探,神皇自知不敵後立刻就退回了九天雲宮。

如果秦意嵐硬著頭皮殺上九天雲宮,神皇絕不可能坐以待斃,必然會聯合瑤台上的神仙們進行反抗。

神皇畢竟是此界至尊,又掌管和光柱多年,諸神仙於情於理都不會袖手旁觀。秦意嵐就是再能耐,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硬抗九天雲宮整個神仙團體。

況且秦意嵐身邊也有眾多的凡間修道者追隨,這些人本就因為飛升之路被壓製一事對瑤台上的既得利益者們有很大的意見,她要是跟神仙們打起來,她的追隨者們肯定也不會全都坐視不理,一個弄不好就會演變成天上神仙跟凡間修道者的集體團戰。

戰火一旦燃起,那會波及多大範圍就不好說了,到時候被牽扯進去的必然不止修道者跟神仙,這樣的結果,當然不是秦意嵐想要的。

秦意嵐要把爭鬥盡可能控製在最小範圍,就需要快速解決神皇,且兵不血刃地瓦解掉神仙團體的抵抗。

不能硬來,隻能另辟蹊徑,於是在聽吳保真提起和光柱自帶防護,能把所有形態的攻擊全都加倍反噬之後,她立刻把主意打在了和光柱上。

或許是這方天地都不想要神皇統領的世界,因此冥冥中自有庇佑,這個簡單的計劃順利的不可思議,一切都那麼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瑤台的原住民被清空,隻剩一片白地,秦意嵐行動力超強,既然說要仿照凡間在瑤台建立朝堂,這就開始了。

她在凡間管理朝政多年,又能心隨意動神遊天下,對凡間有能力的修道者和有德行的普通人都如數家珍,自然不愁無人可用,因此她當即就在和光柱前連下了九十九道冊封。

凡間已經萬萬年沒有過生靈能飛升九天雲宮了,更何況是九十九位神仙同時舉霞飛升,這亙古未有的奇景震驚了整個凡間,九十九位神君的履曆立刻遍傳天下,廣為人知。

被冊封的九十九位神君身份地位不一而足,有宵衣旰食一心為民的神侍官員,有德高望重賢名遠播的大儒智者,有掌家有方勤儉質樸的後宅婦人,有耕作精心技藝精湛的農夫工匠,還有執意在雷火肆虐過的荒山間播撒樹籽草種的鬆鼠妖,也有隻知在幹涸荒蕪的大漠裏拚命繁衍子嗣的胡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