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招核,又見招核(1 / 2)

倒黴的定國公徐文璧成了這場京城之變的背鍋者。

他不背鍋誰背鍋?

楊豐沒準備和朝臣集團真正開戰……

後者並沒有輸,京城的混戰隻是開始,最多算他們暫時失利,但他們背後還有整個帝國。

皇帝在楊豐手中也沒用。

隻有皇帝是皇帝時候,他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一旦皇帝不是皇帝了,他隻能是個逆賊,袞袞諸公們逼急了就在外麵換個新的,既然他們已經在請潞王北上那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這麼幹了,大明朝又不是沒有過這樣例子,當年於謙可以這樣做,為什麼他們不能。

然後繼續討逆。

他們後麵有整個帝國,無非就是繼續調兵唄!

甚至就算再失敗也無所謂,大不了去南京,那裏又不是沒有朝廷,六部什麼的都齊全,隨時可以過去,然後繼續調兵和楊豐鏖戰。

那時候大明才是真正的亂了,無數野心家將趁機崛起,地方藩鎮割據,土司造反,甚至野豬皮也一樣會趁機起兵,倭國很快也將重新開戰,最後大明進入真正的亂世紛爭。而北方將失去南方的糧食供應,最終陷入不可避免的饑荒,這個問題是無解的,就算楊豐能夠迅速完成順天一帶的土改也沒用,因為後麵的宣大冀東甚至遼東全都不能自給。

全靠南方的糧食。

最終大明的亂世提前幾十年上演。

當然,朝臣集團也不想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一旦進入這種真正亂世,他們才是命不如狗的。

他們的權勢依賴秩序。

他們才最不想出現這種秩序崩潰的亂世。

現在他們頂多是在楊豐麵前吃了點虧,但真正進入亂世,他們這樣的就隻能給所有武將當狗了,五代的武將可是要他們欲做官先自切的,他們最不想出現這樣的亂世,那麼現在楊豐願意給出台階,他們當然也願意下,輸一局不重要,隻要沒掀了桌子以後繼續玩唄!

但這樣就需要一個背鍋的了。

畢竟都在皇城開戰了,總得給天下一個解釋。

最終這場京城之變得到了全新的解釋,就是以定國公為首的部分勳貴,仍舊對之前的募捐心懷怨恨,之前鼓動袞袞諸公們堵承天門的就是他們,但堵承天門的行為,遭到皇帝陛下嚴懲以至於失敗。失敗之後的他們還不甘心,正好兵部尚書葉夢熊帶著麻貴等人奉調進京,於是定國公等人就去哄騙葉夢熊,說楊大帥挾持皇帝屠殺群臣。

葉夢熊和麻貴沒有仔細調查,出於忠心一時衝動攻入京城。

最終釀成喋血皇城的悲劇。

不得不說在這些天裏,大家編故事的本事都見長啊!

最終結果就是定國公徐文璧賜自盡,他兒子之前已經在混戰中死了,但他孫子徐希皋依舊繼承爵位。

定國公的爵位當然不能廢。

因為這場混戰造成數千無辜百姓和士兵傷亡,另外還有民間財物受損,尤其是皇城的混戰造成不少宮殿受損,皇帝陛下震怒,責成包括定國公府在內所有卷入的勳貴們賠償,最終楊大帥親自核驗總數五百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