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是趕兔了。
不過他的被俘並沒有真正結束戰鬥。
他是兄弟六個一起入白馬關,除了他之外還有他的弟弟朝兔,土力哈兔,土力把兔,擺言兔,明暗……
居然還有一個不是兔的。
他們這兄弟六個加起來才是兀愛營,或者說是駐牧滿套兒的東土默特。
他們都是第二代順義王辛愛黃台吉的兒子,此外還有八個哥哥,其中包括大明冊封的第三代順義王扯力克,所以他們理論上都是大明的藩臣,屬於順義王體係下的一大堆都督,都督同知,指揮使之類,然後以這個身份在固定時間到固定邊鎮以朝貢為名進行互市。
先臣服。
然後才能互市。
大明就是用這套體係控製塞外各部。
包括野豬皮,他主要到撫順關進行貿易,而他貿易的主要商品就是人參。
而交換的商品就多了,糧食,鐵器,茶葉,鹽……
什麼都有。
一旦失去這種貿易,塞外這些部落連做飯的鐵鍋都沒有。
所以隻要萬曆不高興了,就會下旨封貢,也就是不接受其朝貢,同樣也就不允許他們貿易,最慘的一次野豬皮被他封了兩年,兩年裏因為黴爛毀掉了數十萬斤人參……
這時候人參真多。
所以理論上這時候的塞外,除了臣服正牌蒙古大汗的察哈爾部,內外兩個喀爾喀,科爾沁這些,剩下當年臣服俺答汗的土默特,鄂爾多斯,永謝布,哈喇慎包括依附哈喇慎的朵顏,全都已經是大明的正式藩屬。而遼東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也是大明的正式藩屬,甚至包括野人女真,萬曆三十五年時候,野人女真還有部落到大明朝貢。
這套體係說大明不控製這些地方也沒錯,但也不能說完全對,至少需要的時候大明是有能力影響他們的。
需要的時候,他們也會向大明表明自己臣服的態度。
野豬皮一封兩年,立刻自己進京求饒。
不過也在同時,他機靈的開始改革人參加工手段,推行先焯水後曬的先進人參加工工藝了……
看看,這就是封鎖造成的科技進步!
當然,趕兔的兔子窩最終還是被楊豐給端了。
張世爵的橫擊鎖斷他們的退路,而密雲南邊本來就是個口袋地形,他們除非分散進山,然後在雪後的崇山峻嶺裏麵走一百多裏鑽回去,否則也隻有投降一個選擇,但前者明顯死亡的可能性更大。
他們又不可能騎著馬爬山,而且這個季節連吃的都找不到。
他們確定會餓死在山裏。
更何況他們後麵還有一道長城橫斷著。
這時候張世爵部下的步兵已經在長城上展開防禦,等他們翻山越嶺爬過去估計正好被撿人頭。
最終結果是趕兔兄弟六個,連同他們部下的六千蒙古騎兵,在得到了楊豐準許他們贖身的承諾後,全部選擇了投降,他們對此還是能夠相信的,因為他們後麵還有順義王,他們的確做錯了,他們也願意認罰,但朝廷如果殺俘就很難向順義王和塞外其他臣服大明的部落展現信義了。
當然,他們進白馬關的一共九千人。
至於剩下那三千,就隻能變成三千顆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