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挺著死,大家成仁(1 / 2)

申閣老懷著他對皇帝陛下的忠誠,繼續一葉扁舟奔向南京,而他身後的蘇鬆士紳也和浙江士紳一樣,悄悄將幾艘裝滿銀子的船駛入湖州……

歲幣嘛!

老傳統了。

當年能給遼金,如今當然也能給楊豐。

左右能換取一時的平安就行,雖然蘇鬆士紳製定了雄心勃勃的軍事計劃,甚至都已經跑到果阿雇傭夷丁了,但問題是這都需要時間,果阿過來的船至少明年初夏才能到達。

而現在他們無論如何,也要讓楊豐停下。

所以當楊豐告訴他們,一百萬隻是蘇州的歲幣之後,他們又沒有絲毫不滿的再送一百萬算鬆江府的份額,最終用兩百萬完成對楊豐的阻擊,說到底銀彈也還是很有威力的。

不過這都是秘密進行的,表麵上蘇州也已經全麵備戰。

戰略位置最重要的平望甚至開始修要塞,而且為了抵禦楊豐的攻城炮,平望要塞的城牆厚度將大幅增加。

另外為了便於形成交叉火力,在城牆四角發展出炮台……

好吧,他們其實是在修築一座初級版棱堡。

之所以說初級版,是因為這時候他們也接觸不到正版星堡,那東西是荷蘭人發展起來的。

他們那裏的傳教士都是意大利來的。

雖然棱堡的確是意大利發明,但意大利的棱堡雛形就是圓台,這個甚至把徐光啟都帶溝裏,後來他在萬曆四十七年上書在京城修築萬年台,也就是在京城的城牆上修築附屬炮台時候,也是要修築圓台。而蘇鬆士紳在平望修築的這座,很明顯也是那些傳教士在幫忙,而他們能拿出的也是圓台,總之麵對已經到了門口的楊豐,蘇鬆士紳真的全力以赴了。

同樣浙江士紳也在全力以赴……

他們當然明白,歲幣這東西隻能買暫時的平安,交歲幣的前提是,得有交歲幣的資格啊。

沒有嶽飛差點懟進河北,完顏構想稱臣人家也不答應啊!

所以他們也修要塞。

為了避免那些城市的士紳再次投降,所以他們在德清以北,嘉興以西分別修築兩座要塞。

這樣士紳們就可以在炮彈落在自己頭頂前,有足夠時間決定是否投降。

總之一邊是楊豐在湖州親自主持之前占領的各地土改,一邊是蘇鬆和浙江士紳在竭盡全力備戰,而後麵各地士紳繼續吃瓜,並快快樂樂享受著終於有人給自己頂雷的快樂。盡管熊廷弼等有識之士認為,如果繼續坐視楊豐拿下蘇鬆或者浙江,那時候就很難再對付他,這種時候應該全力以赴,齊心協力,而不是僅僅因為苟且偷安而坐視。

但是……

呸!

苟且偷安有什麼不好的?

難道你熊廷弼能打過楊豐不成?

既然不能保證打過楊豐,那就老老實實訓練你的省軍,再說難道你以為把楊豐吸引過來,然後蘇鬆和浙江士紳就感激不盡,然後跟你齊心協力了?

呸!

他們一樣會作壁上觀。

都是明白人!

都是士紳,誰還不知道誰啊,都不會做蠢事的。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一個月。

初冬。

廣德州。

京營第七鎮偵查營士兵沈泰推著煤車走進甕城。

“劉二爺,我四叔公家要的炭。”

他對門前檢查的軍官喊道。

好吧,他是本地人。

廣德已經是最前沿了。

實際上四安鎮都是民兵區,基本上可以說出城門就是紅巾軍,在城牆上都能看到遠處的紅旗。

而這裏同樣也是重兵雲集。

畢竟寧國等地士紳也不傻,楊豐占領湖州後可以南下浙江,可以北上蘇州,但同樣也可以西進啊。

隻不過西進的油水沒有去那兩邊多而已。

寧國士紳承認自己比起蘇鬆士紳來的確都是些窮鬼,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們不會成為目標。

而想讓楊豐安心向東,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明白向西成本太高。

所以由宣城籍的前兵部尚書徐元太親自坐鎮,寧國,徽州等地能拚湊的軍隊全都是在廣德,而他本人也被弘光任命為新的總督江南大營,至於原本的總督劉元霖已經神秘失蹤了,反正他從常州逃跑後就沒再露麵,據說在江陰登上一艘去山東的船,然後北上逃回北方……

當然,隻是傳言。

但弘光朝的確已經將他解職。

而徐元太因為身份尊崇,所以弘光朝也給他加兵部尚書銜,這樣就不是總督而是督師了,以兵部尚書銜督師南直隸,浙江,理論上董裕,陳薦這些都是他的下屬,理論上浙江巡撫宋應昌,新任應天巡撫孫繼皋也是他下屬,但實際上他誰也管不了。不過好在為了保衛桑梓,徽州,寧國,廣德三地士紳,再加上部分從南京和常鎮等地跑來的流亡士紳,關鍵還是靠著徽州鹽商們,總之他手中還是拚湊了一支三萬人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