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曾說:“青春的美麗與珍貴,就在於它的無邪與無暇,在於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於它的永不重回。”
戀愛就是青春的章節之一。
談戀愛之前我曾無數次的幻想過,初戀應該會是什麼樣子?
也許是如童話一般美好的存在,又或是摻雜著滿滿心酸的暗戀情節,再或者是蘭因絮果一般。
“蘭因絮果”這個詞是我在看《如懿傳》的時候喜歡上的,但我說不清為什麼喜歡了,隻是聽到的時候就覺得很好,至於為什麼,就要問那一瞬的我為何篤定了。
我和他的故事就像是蘭因絮果。《左傳·宣公三年》記載了鄭文公妾燕姞夢蘭得寵生穆公的故事,因以“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柳絮易於飄揚飛散,因以“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故而蘭因絮果常指男女姻緣初始美好,最終離散。
後來的我漸漸明白,初戀就是那個教會自己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的人。那個男孩子教會了我許多許多,我曾幻想,也許我們會執手到天涯。然而現實並未如我所願。
方程與我而言是孩童般朦朦朧朧的喜歡,純粹而又幹淨。是那種除了小孩子氣外,便再無旁的什麼的愛戀。隻是好想好想每天都粘在一起,並不會存在什麼距離產生美的想法,沒有忽遠忽近,沒有欲擒故縱,隻想牽著小手,慢慢慢慢地任時間流逝,走到歲月盡頭,回眸一望,與你執手相望的仍然是年少的那個他。
就像言情小說裏的女主角在校園操場上,驚鴻一瞥遇見了那一位白衣少年。自此一發不可收拾,隻想捧著自己的一顆真心,雙手獻給他,隻要他一笑,仿佛世界都亮了。
我很感謝在年少朦朧的時候能夠遇見那樣一個他,即便最終並沒有結局,但我依然慶幸有過這麼一段過去。我們之間從來沒有吵過架,倒像是一部純愛的偶像劇。在我們短暫的三年戀愛期間,竟有兩年是異地戀,到過頭來想想滿是不容易。
因為他,我對未來滿是期待,有了許多勇氣去麵對將來可能會遇到的那些艱難險阻。我曾以為等我穿過山河,一定會有我的心之所向,隻是在不知不覺中,那個人已經去了遠方。
寫這本小說算是了了我的心願,我很想把我的故事記錄在冊,雖然這並不是一段多麼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但若是在年至花甲之時偶然翻開了這本小說,年少時曾經曆過的點點滴滴,便會躍然於心上,那定然也是一種美好。回憶便是一條沒有歸程的路,以往的任何春天都沒有辦法再度複原,因而青春就變成了鐫刻在每一個人心中的那道甜蜜的傷疤。
序言的最後一段話我竟不知道該寫些什麼才好了,土味情話未免過分油膩,平平淡淡的結尾又似乎少了一些遐想,故而隻用他曾經對我說的一段話來收啦。(不知出處,寫下落款未免有些冒犯,還請見諒。)
“我在北京周口,你在雲南元謀,拉起你毛茸茸的小手,讓我們一起直立行走。”
——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