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咕嚕嚕的響,馬車裏幾個豆芽菜似得小姑娘縮做一團。還有個別偷偷啜泣,怕是擔心再也見不到親人了。
靠車窗的一個小姑娘,麵色沉沉,低頭不語,看不清眼眸,冷靜的與其他小姑娘完全不同。聽著外麵靜靜的車輪聲,謝阿滿環視一圈身邊的小姑娘。
心中不禁想道,這些小孩子恐怕是不太清楚,聖祖早年就就定下過規矩,女官每三年可有一次探親的權利,最普通的宮女五年也有一次看親人的機會。不過,若是成為了妃嬪,怕是這輩子都要熬死宮中。宮妃不比常人,不得輕易見平民百姓。若是入了宮,隻怕終其一生都無法再見家人。
謝阿滿回過頭,眼神放空。她就是上輩子熬死在深宮之中的一人,不過可惜,連寵妃都不是,隻是個卑賤的太監對食。
車馬不停的顛簸,謝阿滿的麵上無悲無喜。回想上一世,心中慘然。
上輩子她家境貧寒,母親早亡,父親好賭。父親為了賣身銀那二錢銀子將她賣給了人販子,本欲送去青樓,怎知道那年宮中缺人的很,頗有家底的人家都不願意將女兒送去深宮為奴為婢。無奈之下,宮中的采選太監才到人販子手中選擇體貌姣好的送往宮中。
少女的天真無知,早已經被幾十年的冷酷的宮廷生活抹殺。在宮中,下層宮女的性命如同草芥,主子脾氣好的尚且要小心翼翼,更不要說那些脾氣差的,更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在宮中苦熬到二十五歲,還以為可以出宮生活。
沒想到因為知道了主子太多陰私,根本不欲放她出宮。竟然要將她賜給身邊大太監對食,若是不肯便是毒酒一杯,出宮根本就是癡心妄想。
上輩子,那太監自己不能人道,就將她折磨的痛不欲生。苦熬到了生命結束,再睜眼竟然成為了一稚童,回到了舊元年,永禎帝還在位之時。
謝阿滿低頭沉思。
永禎帝是大永國戰功之帝,當年大永國文強武弱,崇文棄武。稱學武乃是莽夫所為,永禎帝雖為皇子,卻提出,文強治國,武弱何能安國?然當時的皇帝並沒有在意。
果然,同年末,外族大舉進犯,大永國節節敗退。永禎帝臨時請命,南征北討,大退外敵,戰功赫赫。永禎帝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加,更是提出文武並重,改變當時大永國最危險的情況,提升將士地位。
可惜永禎帝一生最讓人詬病的就是他的晚期亂局。想當年永禎帝和元後攜手共上戰場,那是何等的情深意重。元後逝世之後,繼後霸權,貴妃專寵,就連元後所出的太子都要避其二人之鋒芒,何等悲涼。
謝阿滿不免心中嗤笑。
元後嫡子雖為太子,卻體弱多病,不堪大任。永禎帝彌留之際,四皇子和六皇子拉幫結派,爭鋒相對。倆人均是結黨營私,以圖一舉登頂。
四皇子是繼後所出,若是太子逝世,自然是最有資格登上大寶之人。
但是六皇子之母王貴妃,母家兵權在手,也是虎視眈眈。
最後沒想到的是,二皇子本無意皇位,卻慘死在四皇子和六皇子的爭鬥之下,舉朝震驚。永禎帝大發雷霆,批四皇子和六皇子不堪為子,不堪為親,下貶至封地,不得傳詔不再回京。
至此,大皇子體弱,二皇子已逝,三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均已經夭折。八皇子與四皇子一母同胞,一起被下貶至封地。永禎帝後期專寵貴妃,再無所出。其餘皇子不是年紀太小,就是不堪大任。
最後僅剩十皇子靠著宰相輔佐,王家默認的情況下登上了皇位。誰都沒有想到默默無聞,粗使宮婢所出的十皇子竟然成為最後的贏家。
而十皇子也就是後來的永熙帝,永熙帝的母妃是元後宮裏的粗使宮婢,後期元後病重,永禎帝意外臨幸,有幸得以懷上龍子。元後寬仁,讓她順利生下孩子,多加照拂。不過可惜,後期元後逝世,太子獨木難支,王貴妃一人獨大,從此母子倆人便再也沒過過好日子,直到永熙帝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