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不會動搖的真實(三)(2 / 2)

難以想象是人類所能做到的速度和技藝抗衡著超出這世界常識的納米金屬利刃,這一事實足以嚇死一大票軍用人工生命的開發研究者。

隻對酒精、研究、古老科幻電影充滿熱情的學究們恐怕會將使劍男人臆想成有著石塊般結實身材、穿皮夾克、戴墨鏡、開哈雷摩托、手持雷明頓******、說著【I.will.be.back!】的機械人殺手也說不定。

李拿度沒有T800的係列編號,揮舞片刃之翼連連劃出銀色弧線的李林也不是連個小屁孩和瘋女人都搞不定的廢柴液體金屬人。

全力構築起刀刃的叢林,將眼前一切都要劈開的李林;

手持一柄長劍,抗衡軌跡莫測的高速之刃的李拿度;

站在旁觀者的視角欣賞,接戰的雙方恍若以性命為賭注起舞,灌注入嫻熟技巧、精密計算、火熱鬥誌的舞步當中沒有一毫米可供外人介入的空隙。

鏗鏘!

中年人和少年的滑步移行中,被粒子炮熱線融化又重新凝固的彩色玻璃珠隨著步伐飛躍至空中,火球、雷光為酷似鵝卵石的石子染上寶石的光輝,燁燁生輝的點綴起揮舞刀刃的舞台。

舞步透著無可言喻的幻想之美,刀刃碰撞的清脆歌詠刺穿戰場的大氣。

觀察對方的行動與動向,靈機應變的改變自己行動撇開最終的目的,以破壞對方身體為目標的劍舞和帶給彼此身心以愉悅的舞蹈,兩種技藝在使出全力配合對方,來達成自己目的這一點上確實存在共通之處。

這種攻擊方式固然威力巨大,相對的也有攻擊軌道容易被判斷出來的問題存在。近身肉搏戰經驗豐富到爆的李拿度很容易掌握其中的奧秘,在速度足夠的情況下,不論斬擊本身還是附帶製造出來的衝擊波的確難以躲避且破壞力十足,但如果無法加速到足以產生衝擊波的超音速就被命中發力點又會如何?

李拿度瞄準的,正是刃翼一擊結束後從零開始再次加速的極短暫空擋。

既然是依靠離心力產生加速動作,發力點就是翼的根部。如同揮拳動作時會縮攏手臂拳頭,側轉腰腹積蓄力量後瞬間爆發出來給於目標痛擊一般。銀白色金屬薄片在斬擊前也會有微小的退縮、停滯動作,那個空擋隻有百分之一秒。以人類肉身想要在這個間隙內做手腳從理論上來說是不成立的。

傳說中的勇者李拿度做到了,極其漂亮的在千份之一秒的瞬間擊中硬化固形的翼翅根支撐點與柔軟鋒利刀刃的結合部,凝聚起來的力量刹那間潰散,斬擊的速度和威力均大幅度下降。

尖端科技力量打造的片刃之翼亦是遵循力學和流體力學原理運作的武器,積蓄能量的發力點被擊中照樣會降低破壞力,避開失去大部分威力與速度的斬擊,躲開黑發的刺擊和纏繞對李拿度不算難事。

呼吸間便已交鋒數次的戰鬥空間裏,無喜無怒的少年做出判斷。

【戰況處於下風,片刃之翼遭到壓製。】

冷靜客觀的視野內,眼前的態勢並非勢均力敵的膠著,而是攻勢完全被遏製,無法伸展。

【技藝方麵存在差距。】

不覺羞恥也無慚愧的觀察評語從事不關己的側外視點得出的瞬間,迪蘭達爾連續2次擊中片刃之翼。

【攻擊方式被看穿了。】

沒有重量壓力的指出問題所在,以及劣勢的根本原因所在。長劍以閃電般的速度從黑發的螺旋絞殺陷阱中脫出,刃翼切向目標腰腹的攻擊也落空。

片刃之翼的攻擊被看穿這種在設計者眼裏缺乏真實感的結論,會被相關人士罵做【不科學】、【妄想】的事情真切發生在眼前時,緊抓優越感不放的研究員也會安靜閉嘴。

目睹片刃之翼製造衝擊波進行大範圍破壞之後,李拿度就把握到了膠體納米金屬翼的運作機製。

由不計其數的微小納米機械蟲緊密結合而成的片刃之翼每一次揮動,即是數以萬億計的納米機械群整體協同的動作。為降低能耗的同時維持強度和張力,多采取圓形劈砍動作,受離心力加速作用的薄刃在沿圓弧軌跡運動時積蓄了巨大的勢能,這股力量足以製造出劈開鎧甲或對手肉體的衝擊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