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觀察(二)(2 / 2)

李林不光是羅蘭的監護人,更是肩負引領精靈和世界步入全新之境的傑出領導者。除開對羅蘭的責任和義務,整個世界的重量同樣壓在他的肩上。這兩種義理本應互不抵觸才是,但現實總是和所想的存在差距,兩種義務不但會存在衝突之處,而且當義理之間由於客觀現實環境條件而產生矛盾時,份量更重的一側總是享有無可爭辯的優先權。

毋庸置疑,與整個世界相比,一個村子的存亡、一個孩子的死活與幸福都太缺乏可比性和影響力。身處高位俯瞰、指導全局的李林深明其中的道理。在顧全大局的基準之上協調教育工作的結果就是極嚴苛的指標和教育方式,具體的做法則是如眼前這般。

對此,布倫希爾不可能找到可用於辯駁或者指責的論據,相比普羅大眾,眼光放得更為深遠,團結組織成員和平民,指導大家做出正確抉擇乃是身為首領的基本素質。背負著超乎想象之沉重期望和天授命運的李林更必須貫徹此基礎要求,不存一絲一毫個體情感可摻雜入舉止之中的餘裕。

【隻能那樣去做】李林的立場便是如此,其身處的位置不容許在羅蘭的問題上做出更多的讓步。

這樣的上校,感覺離自己實在太遠了。

壓抑下不自禁的想法,熟悉的聲音再度響起。

“布倫希爾少校,沒有和你事先商量實在抱歉。為避免發生類似的事情,我已經整理完畢整個教育大綱,會議結束後,你拿去先看一下,最好能提出你的意見以供參詳。另外,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羅蘭的狀況你可以隨時觀看查閱。”

【最大限度的讓步】和顏悅色的表情下透出組織首腦的立場底線,想歎息卻無法在這個場合下低頭作出那樣的動作表情。用軍官的矜持和尊嚴撐住被失落感壓住的軀體,布倫希爾接過李林手中的黑色小本子。封麵上漂亮的花體字引起她的興趣,帶著好奇和疑惑將之誦讀了出來。

“《教育的戰歌》?”

“撫養教育子女對父母們來說,無疑是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長期攻堅戰,相比起讓孩子理解自己和世界,學會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殺戮和破壞實在是簡單得近乎愚蠢。”

超越世間常理的少年發出俏皮形式的感歎,緊盯畫麵中猶如曆經苦行的孩童,紅色瞳仁釋放出意義不明的無機質光澤。

“總之先觀察吧,就算身在此處,那孩子為生存奮鬥的樣子,我們一樣看得十分清楚。”

############

好重。

所有的牢騷、憎惡、憤怒、怨恨都被背上的重量和腳下的路程消磨殆盡後,腦髓漸漸塞滿自身體各處反饋來疲憊和酸痛的感觸,除此之外的感想隻有簡單的一個詞。

想停下腳步,想扔掉背囊,想倒頭就睡,想大聲呼救以5歲男孩傷後初愈便立即承受負重徒步遠行的身體狀況而言,實踐上述想法也不會有人指責羅蘭【惰怠】、【嬌慣】、【懶散】。看到那個幾乎和羅蘭自身登高的背囊,有關愛小孩之心的大人會讓羅蘭趕緊卸掉那個累贅,原地休息恢複體力,說不定還會好心的拿出食物和水。

平原上的草綠被一陣涼涼的輕風撫過,水麵波浪般起伏的綠色潮湧中沒有自己之外的人影,微帶孤寂的涼風拂過耳畔,空洞的低鳴之中沒有語言呼喚。

腳下踩踏著廣闊到仿佛沒有盡頭的大地,湛藍的蒼穹漂浮在頭頂,視野內隻見點綴有矮灌木黃綠色團塊的草綠平原,濃鬱到近乎發黑的深綠森林在看似近在咫尺,實際尚有距離的地貌分界邊沿上。

身處這種北國山地少有的精致之中,羅蘭沒有欣賞讚歎的餘力。不光因為年齡尚小遠未接受過文學知識素養的學習培養,做不出類似文學青年的舉動,也因為這太過巨大寬廣的天地令男孩產生類似窒息的恐怖感覺之故。

生命會因為獲得立足之地而產生喜悅之情,不過當一介渺小生物被放入接近或類似【無限】充斥這種距離感官極度肥大稀薄的遼闊平台之時,超乎認知和想象的空間本身會吞噬、壓倒思考的心靈,個體意誌在寂寞孤獨之中會被稀釋同化【在無限之中會窒息死】這種乍一聽會覺得可笑的說法,其真相便是如此。(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