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手,李林微笑著說。
從一開始,這就在算計之中。
教會無論如何也想促成軍備控製協議達成,阻止打破均勢,他們手中能起作用的牌隻有兩張。
一是聖女,二是宣布將破壞談判的國家君主革出教門。
後一種是撕破臉皮的手段,眼下的局勢還用不著如此極端,派遣聖女促成協議就成了必然。而第三方案,正是為了應對這種情形所準備的。
第三方案中,查理曼海軍接受60%的噸位比例,巡洋艦方麵的補償也放棄。與此同時,查理曼將明確提出對巡洋艦的劃分和限製。即巡洋艦的排水量上限被定義在不超過1500公噸的標準上,並被區分為“輕型”和“重型”兩類。不過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的區分不以噸位為界限,而是以配備的火炮為標準。不論其噸位大小,凡是使用24磅炮,或是155mm口徑的火炮均屬重巡洋艦,使用16磅炮或76mm口徑的則為輕巡洋艦。重巡洋艦的建造噸位受到限製,輕巡洋艦則較為寬鬆。
俗話說,魔鬼隱藏在細節裏。表麵上看這個方案讓查理曼吃了大虧,但從政治和技術角度來看,阿爾比昂才是吃虧的那一方。
“這是最新設計的德.格拉斯級輕巡洋艦。”
尼德霍格將圖紙攤開,李林為湊過來黎塞留指點出關鍵所在。
“因為采用了新的造船技術,該型艦的噸位被控製在1350噸左右,安裝76mm加農炮。”
似乎完全符合第三方案中對輕巡洋艦的限定標準,可其實隻有噸位和火炮口徑沒有超越底線而已。
“這艘船上搭載68門76mm加農炮,所有的炮位是按照155mm炮射擊時的後坐力來設計的。一旦條約作廢,進入戰時,就能立即換裝155mm炮,擁有與二等戰列艦相同的火力。船艙為安裝最新型蒸汽明輪推進裝置預留了空間,可根據需要減少火炮數量安裝蒸汽機,強化機動力。此外船身重要部位的船殼設置有連接栓,可以覆蓋一層鐵殼或銅殼來增強防護力。”
這種設計實在是犯規過頭,但並非沒有“先例”可循。另一個世界20世紀30年代“海軍假日”期間,腳盆海軍建造的最上級輕巡洋艦、米國鬼畜建造的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就是這種滑頭路數的產物,名義上屬於輕巡洋艦範疇,艦體防護卻按照重巡洋艦的防禦來設計,接近(超過)萬噸排水量的船體上插滿足足15門155mm主炮,且隨時能更換203mm主炮,搖身一變成為重巡洋艦。唯獨約翰牛這時候間歇性僵化病發作,建造了隻有12門6英寸主炮的愛丁堡級輕巡洋艦,多半大英帝國以為隻有自己能無恥,全然不知道自己那兩徒弟的節操早就丟了喂狗了……
黎大主教很喜歡這種做法,當數量不能淩駕於對手的時候,就隻能從質量上動腦筋了,雖然李林和他提過新技術有風險,但和國家安全利益比起來,一點風險算什麼?
“不過……”
首相的眼睛微微眯起,發出切中要點的聲音。
“就這樣順遂教皇猊下的心願,不太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