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而非預測未來。
假如把未來視為答案,對普通人類來說,答案是未知數,人們可以通過想象定下一個目標預期值,籍由自身意誌努力和客觀條件填寫名為現在的數值,最終得到符合或背離期望的那個答案。
但被限定的未來並非如此,答案一開始就被設定好了,要做的隻是從答案反推出數值罷了。
聽起來似乎是很簡單,實際上卻是無法實現的悖論。
這就和著名的“拉普拉斯之妖”一樣認為可以依靠單純計算和力學規律推算出整個宇宙的過去和未來之狀態,卻忽略了觀測範圍越大,計算所需的參照數值、不確定的變量、突發的調整也越多的事實。如果在條件相對有限的實驗室,這種理論還可以勉強成立,一旦放到現實,就完全淪為謬誤。
但對李林來說,這個定式是不成立的。
“最初的爆炸案很可能隻是一出精心設計的秀,目的就是在人們心中植入‘預知未來的炸彈魔’這一概念。”
通過暗示,精神幹涉等手段,短時間限定某一區域的人流量,讓特別限定的對象在爆炸波及範圍停留,造成與預告相符合的傷情,通過半真半假的傳播留言,動搖人們心中的常識,形成“這個世界上確實有能預知未來之人”的懷疑。
“僅僅隻是懷疑還遠不夠,重要的是人群已經開始產生恐慌,這時候變量開始大幅度減少。”
被恐慌所支配的人,視野會變得狹窄,思考的彈性裕餘也會下降,要預測處於這種狀態下的人類行為是相對簡單的。更何況恐懼本身就有傳染性,加上指向性明確的留言從旁協助,計算變量也會大幅度減少,此時要預測未來就比之前簡單許多了。
以此類推,每增加一次爆炸案,人們心中對“預知未來的爆炸魔”的篤信就會增加一分,即便之後預告發生些許偏差,也會被植入人群的“常識”自動糾正,“不可動搖的未來”就這樣完成了。
“也就是說,所謂的‘限定未來’其實是”
“超強的計算能力。”
不斷積累現實的同時,幹涉人們的感官和潛意識,不斷幹涉現在,剔除不必要的參數和選擇,增加命中的幾率,最終達成期望的未來支持這個過程的,正是能將人類無法記憶、處理的龐大信息在一瞬間進行整合、分析、演算的超級計算能力。
“怎麼可能……”
密涅瓦固然難掩驚訝,一貫沉穩的狄安娜也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仿佛在恐懼即將脫口而出的話一樣,少年少女們陷入了沉默。
在不知不覺間掌控人心,對世界的流動進行幹涉,讓演變符合自己的期望。
這不就和“神”一樣了嗎?
“現在的重點不是這個。”
羅蘭打破了沉寂,開口說道:
“我想說的是,在爆炸背後,還有另一種可能性。”
“這話怎麼說?”
“你們看”
將倫迪紐姆地圖在桌麵上彈開,羅蘭用紅色鉛筆將爆炸案發生地點一一標注出來。
“第一起爆炸案發生在住戶和來往人員都不多的舊城區,後麵兩起分別在貧民窟和黑街。”
“那又怎麼樣?”
剛從震驚的眩暈中恢複過來,對這類事情又不擅長的葛洛莉亞反問,像是抓住了什麼的狄安娜為她做了回答。
“是人口密度和變量增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