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凱旋門用花崗岩建造,高度180公尺,寬160公尺,深190公尺,總體積2365685立方公尺,大約是呂德斯凱旋門的49倍。在內部的牆上,刻著為亞爾夫海姆犧牲的烈士之名。”
波爾舍轎車駛入大門,花崗岩高懸在他們的頭頂,密涅瓦裝著沒聽出來海德裏希那點小小的得意,仔細打量著隧道一樣的門洞。這條門洞比足球場還要長,有50層樓那麼高,頂燈和探照燈照亮了門裏麵的八車道,還有牆壁上用精靈語篆刻的死者名單入口處一小塊區域,尚有大片的空白。
轎車鑽出門洞,重新回到亞爾夫海姆陽光明媚的天空下。
“出了大凱旋門,我們來到勝利大道。它有123公尺寬,是呂德斯香榭麗舍大街的2倍,長5.6公裏,是香榭麗舍大街的2.5倍。在我們左手邊是交通部和內政部大樓,右手邊是經濟部、糧食部和移民局……”
更大、更高、更寬、更長、更貴遠遠超越自己的實驗體,精美程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羅蘭隱隱覺得,這是一種自卑感。隻有在與外國同類東西作比較,取得壓倒性優勢之後,精靈們才會感到安心,予以接受。倚靠著無形或有形的堡壘,來捍衛幾十萬市民的心靈……
轎車駛入一條高級商業街。高級服飾店、寶石店、電影院、歌劇院、略顯時尚的露天咖啡座,林立於街道兩旁。一輛輛瓦爾特堡和波爾舍國民小汽車來回穿梭,街道幹淨得讓人懷疑是否連顆灰塵都找不到。來往於街道的精靈全都打扮得光鮮得體,就連小孩都顯示出和人類兒童迥異的沉穩和良好家教,沒有穿著背心到處亂跑的小孩,更不存在亂穿馬路。整條街處於一種井然有序的氛圍之下。
比呂德斯更先進、更繁華,也更有秩序。
帶著一點不痛快,密涅瓦暗自評論。
前者可能是有意為之,後者完全出於自然習慣。隻有全體臣民的素質達到一定層次,才能自然而然的形成有條不紊的社會運作環境。在這個簡單結論的背後,是長期對教育和社會管理的投入,這兩樣都需要足夠多的耐心、決心、執行力、財力支撐才能實現。其他國家是否擁有上述要素,密涅瓦不清楚,但她知道查理曼是難以做到的。
不過
密涅瓦的眉毛微微挑起,繼續打量街上的行人。
製服。
好像太多了點?
不是沒有穿便服的精靈,隻是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製服。黑色、綠色、藏青、海藍、哢嘰黃……穿著各類製服的精靈行走在街道上,看上去像逛街,但更像是某種集會或遊行。
感想一閃而過,密涅瓦繼續觀看熙熙攘攘的街景。可不知為何,那一套套漂亮帥氣的製服比高樓大廈更印象深刻,製服之潮散發出的迫力甚至讓直插雲霄的大廈甘拜下風。
“在我們的前方。”
駛出商業街,重新回到軸線主幹道。海德裏希提高了聲調,用帶著略微炫耀的自豪語氣說到:
“勝利大街最北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
“奇跡……”
密涅瓦小聲呢喃著。
即便以她挑剔的目光來看,眼前之物也無愧於這個稱呼。
大街的彼端,一座巨大的建築巍然聳立,在戰艦般的灰色基座上,是一座半入雲霄的巨大穹頂。即便已經對摩天樓感到麻木,密涅瓦還是再度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評議會會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物。其穹頂高度超過四分之一公裏,在某些日子裏,頂端會沒入雲霧之中。穹頂半徑為什麼啊公尺,伊密爾的聖彼得大教堂隻有它的十六分之一。”
又來了。
羅蘭和密涅瓦不約而同的想到。
或許海德裏希不是故意的,畢竟旅遊手冊上寫得也是差不多的東西。不過什麼東西都要比,都要拿來秀優越也實在是……
在評議會會場前是憲兵廣場,廣場右邊是防衛軍總司令部,左邊是圖書館這裏原本是打算為執政官建造一座官邸的,結果對奢侈生活欠奉興趣的執政官大筆一揮,成了圖書館。
“全世界各種圖書,包括極其從世界各地購買來的稀有孤本、珍本,還有很多是執政官的著作,在此皆有收藏。亞爾夫海姆的市民隨時都能來此閱讀,憑借身份證明借閱。不過嘛”
碧藍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狡黠,觀後鏡裏的少年皺起了眉頭。
“這裏也是‘平等但隔離’的區域。”
“海德裏希!”
“上頭的命令是無需藏著掖著,不論好壞,讓殿下和少爺都看到。請別讓小官為難。”
羅蘭狠狠瞪了機要秘書一眼,他當然清楚李林的命令,同樣更清楚李林背後的盤算。盡管他知道這是一種“必要的惡”,但他不能就此認同。
正當他打算提醒海德裏希端正態度之際,從圖書館那邊傳來了響亮的叫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