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羅蘭必須獲得一場戰術層麵的巨大勝利,向諸國展示“聖少女”的巨大價值。
這個勝利,就是在即將到來的決戰中展示出能與李林一戰,在特定條件下甚至能與神意代行者保持某種平局的實力。
“道理我都懂,不過隻是展示可能性——不確實又飄渺的詩歌,能夠說服的了那些純粹的現實主義者嗎?比起些許可能性,把我們出賣給帝國倒是一樁低風險高回報的買賣啊。”
麵對法芙娜尖刻的指摘,羅蘭唯有苦笑以對。
人類很容易出賣別人。
為了利益、為了私欲、為了私情,有時甚至隻是為了能將自己從處刑隊列中靠前的位置向後挪,人們都能如呼吸和進食一般麵不改色地出賣別人——就像被門徒用三十枚銀幣賣給官差的救世主。
個人如此,徹底貫徹叢林法則的國際社會更是如此。
比起飄渺的可能性,利益更容易掌握和計算,也更誘人。
“美人計是否成功,取決於女性的魅力。”
“女性魅力?”
歪著腦袋想了想,理解了羅蘭想要表達的意思,法芙娜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的確,出賣羅蘭或別的反抗力量確實會在短期會給諸國帶來一定程度的利益,然而這不僅不會放慢帝國控製世界的步伐,失去了牽製力量後帝國前進的速度反而會大大加快。這對諸國不啻於噩夢。
如果有可能,他們也想遏製或者幹脆消滅不斷成長的威脅,然而麵對李林接下來將要展示出的絕對力量,又有誰有那個膽子出來找死呢?
所以暗中資助、扶植一些地下組織就成了一種比較穩妥的做法。哪怕存在暴露的風險,隻要手尾收拾幹淨,他們完全可以推脫得幹幹淨淨。不過那終究隻是應急之策,最穩妥的做法是一開始就物色一個知道如何保守秘密、組織結構嚴密、行動能力強,最好還有相當程度的武力和發展潛力的組織,從而將風險係數盡可能降低。
——令諸國神魂顛倒的傾世美女。
這就是羅蘭與其夥伴們要扮演的角色。正如李林意圖通過向全世界顯現力量來完成帝國支配世界的體製,羅蘭也打算通過這個機會向全世界展示抵抗絕不會平息,還有人能對李林和帝國說“不”。
“從一開始,我就沒有把‘打倒李林’定為勝利的條件,這個目標遠遠超出了我們和教會的能力,即便世界各國所有的力量全部結合起來也未必能達成這一目標。縱然真能達成,戰爭的結果也是我們所難以承受的。”
沒有人能夠承受生存環境完全被毀滅的結果,但李林卻可以,他不僅能在惡劣至極的環境中生存下去,還能創造出可以適應和調整極端環境的新種族——就這一點來說,其可謂名副其實的超越各種族之上的“超越種”。
所以無論戰爭結果如何,李林都是贏家,隻是贏多贏少而已。
但對包括古代種、智慧種、危險種在內的其它種族來說,沒有誰願意及能夠承受那樣的戰爭。
建立在互相毀滅之上的恐怖平衡是以雙方都無法承受毀滅、雙方都能確保毀滅對方為前提的,隻要有一方能確保在毀滅的風暴中存活下來,平衡就無法成立。
“我們的目標有兩個:避免全麵毀滅;在此基礎上建立民主共和政體;因此除了展現可能性,發展地下組織之外,我們也應該積極的在海外尋求根據地。”
“在海外建立一個新查理曼嗎?”
“再怎麼說,光靠別人是靠不住的,如果不能建立健全的政治實體、經濟循環和國防力量,我們也就隻能長期止步於遊擊隊和反政府組織的程度了。”
於是,在海外尋求一片新天地,在神權獨裁專製的汪洋大海中建立一個民主共和製的小小燈塔就成了當前僅次於和李林決戰的最重要課題之一。不隻是基於軍事目的,為了達成政治上的效果,為了在經濟上得以延續,更作為一個結合以上條件、具有曆史意義的奇策所不可欠缺的要素,羅蘭都必須在和李林決戰之前確保一塊海外殖民地,為民主共和製的種子留下一片土壤。
另一方麵,以李林的立場來看,大陸才是他的主戰場,孤懸海外的島嶼並沒有急需解決的迫切性。隻要沒有威脅到帝國的海外殖民地和通商航線,就算暫時放著不管也無傷大雅。擺平諸國之後,他有大把的時間來慢慢收拾流亡海外的敗犬們。
“一枚金幣對億萬富翁算不了什麼,但足以決定窮人的生死。”
羅蘭總結到:
“在這一周內,我們必須做好所有準備工作才行,這一周……將是決定世界未來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