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被圈養在柵欄裏的家畜再怎麼無憂無慮,飽食終日,依舊無法保證自己能夠逃脫飼主的屠刀,成為餐桌上的美味料理。
李林的神權獨裁和民主共和最根本核心的衝突就是“人是否生而平等”這一點,民主共和製之下或許依舊無法避免不平等現象,但起碼在憲法與核心價值上是承認“人生而平等”的。而神聖吉爾曼尼亞帝國從法律層麵上就已經宣布“眾生生來就不平等”,直接將全體國民根據種族出身劃分等級,然後再以各種宣傳手段和行政手段將國家主義、種族主義予以正當化。
誠然,帝國沒有進行種族清洗,沒有把四等公民全部趕進集中營,用焚化爐來進行“最終解決”——最起碼現在沒有。但帝國及前身亞爾夫海姆對人類工人的反抗從不手軟,對於集體農莊裏藏匿、包庇逃跑勞工的農民家庭也毫不留情的進行了“重新安置”。加上各種研發生化武器時,當做“耗材”犧牲掉的人類更是到現在都沒有詳細數字……
或許帝國的辯護士們會說任何一場戰爭都會有犧牲,和任何一場戰爭的死傷人數相比,這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與全國總人口相比更是微乎其微,以如此微小的代價換取國家安全、社會繁榮,應該稱之為了不起的成就才是,有何理由要被貶低為暴行?
對這些翻弄唇舌之輩,羅蘭隻想說一句話。
——如果某一天行刑官拿出一堆數據表格攤在你麵前,宣布為了能讓國家及大多數國民更好的存續下去,根據科學統計,你被判定為“不應該存在的人”要被處死時。你還能大言不慚地說出上麵那些話,還能對著行刑官和斷頭台歡呼“皇帝萬歲”嗎?!
獨裁之惡即在於此。
以李林的才幹和手腕,恐怕會成為前所未見的明君英主吧。在這顆足以讓滿天星空都黯然失色的巨星麵前,人們必然會覺得“既然這一位永遠正確、從不犯錯,那麼把一切托付給這位神意代行者即可。何必自尋煩惱,多繞遠路呢”。這種想法可謂理所當然,比起紛爭不斷、無法回避錯誤的凡俗大眾,讓不會犯錯的全知全能者掌握權柄顯然更合適也更合理。然而先不論這與民主主義“人人平等”、“依靠所有人的力量”的基本觀點背道而馳,拱手讓李林來支配自己的人們常常忽略一點,即“絕對的正確、絕對的理性也就等於沒有感性、感情”。
任何問題都隻會朝最優解方向思考,隻要有必要就毫不猶豫地犧牲甚至屠殺一些人,毫不留情地踐踏弱者——就像李林一直所做的那樣。然後運用這種手段將所有行為予以合理化、正當化,讓其他人坦然接受這一切。如同被圈養的家畜一樣安心大嚼眼前的飼料,對隔壁屠宰間傳來的慘叫充耳不聞。
為了避開這樣“正確”的未來,為了留下保護弱者的堅實鎧甲,為了給這個即將封閉窒息的世界留下一條展示可能性的縫隙,羅蘭唯有與李林奮戰到底。
確認了自己的立場後,羅蘭便與密涅瓦等同伴開始群策群力思考與李林、帝國的抗爭對策。
查理曼王家陸軍的主力在萊茵包圍圈內覆滅這一結果已經難以改變,這不僅僅是70萬陸軍成建製的被消滅,同時也等於宣告查理曼本土部隊的覆滅。這是因為那70萬軍隊是查理曼本土的絕大部分兵力,失去這些經過訓練,有充分作戰經驗的部隊後,如今查理曼王家陸軍僅剩下空蕩蕩的軍事機構和揪著頭發發愁的軍政官僚們。盡管海軍還有一部分可投入陸戰的部隊存在,“聖少女”和901反戰車獵兵營、902遊騎兵營也尚在,海外還有一些殖民地部隊。但和30萬士氣高昂、裝備精良的防衛軍相比,無異於杯水車薪、揚湯止沸。
也有一部分人提出,是不是可以在教會和諸國協助之下再次進行全國總動員,構建一條新的防線。然而在人力、物資、工業產能都已經瀕臨枯竭的情況下,這也不過是能產生些許心靈安慰的飲鴆止渴之舉罷了。
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可行的選擇隻剩下一個了。
“技術人員、技術資料都已經上船了,901和902正在陸續上船,陸軍和海軍的士官生昨天晚上就已經啟程前往南方了。按照這個節奏,雖然有點勉強,但應該能趕得及。”
的確,查理曼本土的陸軍主力被殲滅了,但並不等於失去了一切。
隻要還有人在,隻要還有抵抗下去的決心在,事情就不等於絕望。
“不管怎麼說,考驗都是從現在開始。”
少年的口吻充滿堅定。
即便克製著情緒,輕聲細語裏也滿溢出堅強的決心和鬥誌。
“前麵是通往勝利的坦途也好,是萬劫不複的深淵也好,我們都必須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