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土地與鮮血(六)(1 / 2)

以抗戰時期敵後鬥爭為題材的文學影視作品中經常會出現一句話——“麵對複雜的鬥爭形式”。後世沒有經曆過硝煙戰火的人可能對此毫無感覺,實際上真實情況應該用“一團亂麻”或“難以置信的混亂”來形容才能說明問題。

其實何止烽火連天的抗戰戰場,任何敵後武裝鬥爭麵對的都是極其複雜的形式,查理曼邊境地帶也一樣。

查理曼的山民或許不像山地精靈和塞雷斯人那麼彪悍,但同樣桀驁不馴,身為貧苦的底層民眾,他們除了宗教信仰和所謂“山裏的規矩”,對其他任何思想都不抱興趣。哪怕是查理曼****思維最猖獗的時代,山民們也沒有跟著一起發瘋。等到查理曼投降,趾高氣揚的精靈官員過來接收行政管理權的時候,情形才有所改變,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反抗就成了山民們的共識。

這裏倒不是說精靈官員們吃相很難看,如同抗戰勝利後的國府接收大員一般,走到哪裏先去搜刮沒收“偽逆產”,欺男霸女,貪贓枉法,生生在民間傳開了“想中央,盼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的順口溜,還得了個“遭殃刮民黨”的諢號。

亞爾夫海姆培養出來的技術官僚在操守方麵的表現一直強於外國同行,在嚴密的監管體係和獎懲條例下,也沒有誰敢跳出來以身試法。此外這些派出去承擔接收任務的官員都是經過文職官員培訓體係悉心培養、遴選出來的,在業務能力方麵也沒有問題。硬要說不足之處的話,隻能說亞爾夫海姆的官員培養體係什麼都教了,也都培訓了,唯獨“人性化”——更具體的說是對第四等公民公民采取人性化態度上,完全是一片空白。

亞爾夫海姆官僚體係一直將績效作為官僚考核體係的唯一硬指標,從未將“人性化”納入考量過。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講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成績才是最大的人性化”。至於對第四等公民的態度,整個社會氛圍擺在那裏,光指責官僚體係也沒用。

於是乎,精靈官員們帶著他們一貫的刻板到不近人情的作風來到了邊境山嶽地帶,當他們與一直遵循著古老規矩生活的山民們一碰撞,立即激發出了反抗的火花。

所有反抗的引爆點幾乎都是稅收問題,這一次也不例外。查理曼邊境地帶的山民擁有漫長的抗稅史和走私史,抗稅鬥爭最巔峰時期,呂德斯派來的稅務官被燒死、砍死、丟下山崖的事情都有。結果弄得隻能出動軍隊鎮壓,可最後還是沒能把人頭稅給收齊。如今尖耳朵鬼畜一來就要恢複收稅,同時還要加強邊境出入管控。斷了大宗收入來源,還承擔上新的經濟壓力的山民們當然不幹了,而精靈官員們滿腦子隻有完成皇帝陛下交付之任務的使命感,同樣也沒有退讓的意思,兩邊一來二去,矛盾激化之後,忍無可忍的山民們選擇拿起武器趕走這幫尖耳朵鬼畜。慘烈的鬥爭由此拉開序幕。

正常條件下,再怎麼彪悍的山民也隻是單兵素質比較好的武裝平民罷了,和訓練有素的職業軍隊根本沒法比。一開始山民們也不敢去當麵挑戰正規部隊,他們的對抗行為僅限於偷偷切斷電話線,伏擊查線的通信兵,在稅務官必經的道路上設置陷阱,倒也給當地駐軍造成了一些麻煩。不過當地駐軍主要精力都放在封鎖邊境線和補給線上,隻要山民們不去襲擾補給線或特意去騷擾軍營及邊境哨卡,他們也懶得去管(實際上也是騰不出手去管,大部分兵力都分布在邊境線上防止有人偷偷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