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鳥(五)(2 / 2)

“並不是很對,但大方向沒錯。就像大家知道的,阿爾比昂和羅斯聯合公國的產品經常遇上同一個型號的產品上的同一個部位的零件無法通用的事情,原因是因為兩個零件來自不同的廠家,由於對生產工藝的管控、質量把關流程的差異等因素影響,導致按照同一套圖紙生產的零件不能通用互換。而早早實現標準化的帝國完全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在戰場上,帝國的武器就算遇上什麼故障損壞,從其它武器上拆下零部件進行替換就能正常使用,不必等待零部件從後方送上來,這樣一來便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且保障了一線部隊的戰鬥力。算是一種前衛且實用的思路。不過,要是把這種前衛思路用在偷偷摸摸增強軍備上呢?”

“夜鶯”的眼睛裏閃過一絲光芒,一旁有些吊兒郎當的“知更鳥”也變了表情,以略顯緊張的低沉聲音問到:

“增強軍備……帝國是準備要和全世界開戰了嗎?”

帝國的終極目標是征服全世界。這幾乎是個公開的秘密,在見識過皇帝在萊茵戰役最後階段所展現出來的可怕力量後,沒有人懷疑帝國上層的決心,也沒有人懷疑他們的能力,唯一的問題是,他們究竟會在什麼時候動手。

如果皇帝有那個念頭,他隨時都可以做到這件事,沒有任何人、國家、組織可以阻止他,就連扯一下他的後腿都做不到。幸運抑或不幸的是,皇帝是絕對的理性派,他絕不會做任何“多餘的事情”。除非他打算毀滅世界,否則在帝國完全準備好之前,他絕不會輕易挑起戰爭,更不會親自下場。

也正是有了這一層薄冰般的保障,加上帝國防衛軍一直克製的表現,諸國才得以戰戰兢兢的與帝國共存,偶爾還在死亡邊緣試探一下。可一旦帝國防衛軍做出開發新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大軍隊規模、增加軍備數量等“打破薄冰”、“再次準備戰爭”的行為,諸國也就隻有準備死戰到底一途而已。

帝國是否已經準備好發動一場世界大戰?一場一心不亂,如同鐵風雷火呼嘯,殺盡三千世界烏鴉的戰爭?

答案是“還沒有”。

“帝國還沒那麼瘋狂,大戰才結束三年,經濟發展仍舊是壓倒一切的優先課題。軍隊再怎麼叫喚也不會改變這一點。可是準備戰爭和發展經濟並不矛盾,甚至是可以高度統一的。”

“利用軍備生產來刺激經濟嗎?”

“這隻是一方麵。軍備生產帶來的經濟刺激效應隻是一時的,老百姓不可能啃炮彈喝機油過日子。不能形成良性經濟循環,帝國就會經濟崩潰。所以他們很注意控製節奏和強度,將各種抵抗活動抑製在不會損害經濟循環的程度。軍備生產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帝國並不直接生產武器裝備,而是以增加標準化零件產量的辦法來隱蔽增強軍備。”

直接生產裝備,比如戰車、大炮等,無疑很顯眼。可換成是齒輪、線圈之類不起眼的零件,就沒多少人會在乎了。

“通過在各地工業生產線上的同誌送來的情報,我們大致推測出了整個計劃的概貌。因為直接生產裝備不管是生產還是維修保養的成本都很高,還會惡化與諸國的關係,所以帝國幹脆將裝備分割成以零件為單位,通過各地執行治安作戰的部隊遞交修理補充零件的申請來生產零部件,不同部隊遞交的申請單上故意重複、多報的零配件正好能組裝成一台或多台裝備的份量。當然,帝國也不至於笨到一次申請就剛好全部湊齊的程度,他們會分散給各個軍區,種類和數量上也會做手腳。經過兩三年之後,整個計劃才會漸漸成型。而且由於是零件,隻要做好防鏽處理,用油紙包包好後不管是庫存還是埋地下好幾年都沒問題。一旦需要擴軍,這些按照標準化工藝生產出來的零配件就會被重新啟封,送到裝配工廠裏組裝成各式各樣的裝備。現在圖紙、設備、資金、技術工人都已經就位,剩下的就隻有合理的理由來啟動整個計劃——”

不用說,這場恐怖襲擊正是推動整個計劃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隻要“複國陣線”的煙花在體育交流會上成功炸響,血腥殘酷的畫麵通過帝國控製的傳媒係統傳遍世界。接下來就是帝國防衛軍四處出動“剿匪”,戰果和維修零配件的申請單如雪片般飛向後方,所有人都以為這不過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時,殊不知平靜的水麵下暗流早已開始湧動,戰爭的腳步聲已然逼近。

“‘夜鶯’同誌,你的任務是化妝潛入青年團的體育交流會,設法阻止炸彈爆炸。我知道這任務很困難,但如今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餘裕,隻有攔住這一次,組織才能設法獲得整個計劃的詳細情況,破壞、拖延帝國的戰爭準備,為海外的同誌們爭取更多的時間。你明白嗎?有什麼困難,你現在就可以提出來。”

“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我理解組織的困難,組織能把這樣重大的任務交給我,我義不容辭。不管有多困難,我一定設法克服,保證完成任務。”

“夜鶯”莊重的說到,仿佛一名戰士正在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