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鳥(十六)(1 / 2)

馬賽快步穿梭在花園小道上,腦海中不斷閃過此前的對話。

“製造出帝國不能出手,還不得不放棄的事態?這麼怎麼可能?!”

要不是還記著說話聲音太大可能驚擾到別人,馬賽差一點就要跳起來大喊大叫,順帶補上一句“你們是不是傻?”的評語。

三歲小孩都知道,如果帝國決定消滅某個恐怖組織,不管對方手裏有沒有人質,是不是有無辜百姓裹挾其中,會不會把無關人士卷進去,帝國都隻會用一種態度來處理。那就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除惡務盡,玉石俱焚,寧可殺錯,絕不放過;誰敢搞事就搞掉誰,人質?平民?不就是死亡名單上的一個名字嘛。什麼,有人抗議不人道?誰抗議?站出來試試?保證不會把他送進焚屍爐。

要讓這樣的帝國放棄一次眼看著就要成功的圍剿?或許讓太陽從西邊出來還更容易些。

“正常情況下確實如此,那群鏈狗完全是一群直線思維的暴力機器,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完成上級交代下來的任務,怎麼更有效率的殺人。他們一般不會深入思考太過複雜的問題,那對他們太困難,也沒必要。”

“夜鶯”晃動著玻璃杯,盛滿芬達和冰塊的杯子發出一連串脆響。

“可這一次指揮行動的是個滿腦子鬼主意的老狐狸,和那群頭蓋骨下麵都是火藥和槍油的瘋子相比,他更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也知道進退取舍。這就給了我們一搏的機會。”

“一搏?難道你想主動采取行動?可這不等於告訴對方這裏有個魔法師?無論最後事情變成什麼樣子,今天在這裏的所有人都會被列為嫌疑對象,隻要事後篩查,一定會暴露的。”

——正確的判斷。

“夜鶯”對馬賽的評價提高了幾分,能在這麼緊迫的情況下還能整理情況,分析預判行動的後果,這份才幹如果加以培養,日後不知道會結出什麼樣的成果。

但現在,他還缺少足夠的經驗,不能正確且全麵的看待問題。

“就這樣放任‘塞壬’繼續進行搜查,不管是我們還是你,暴露是遲早的問題。”

任何時候都不要低估帝國在技術層麵的優勢,以及這種優勢對戰場帶來的激烈變化——這是“那一位”的教誨,“夜鶯”也一次次在戰場上見識到了這一點。無論對手怎麼努力進步或是適應戰場的變化,帝國總能更快一步的投入新技術或戰術,確立戰場的優勢。

鮮血淋漓的戰場是如此,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也是如此。

“塞壬”的詳細性能參數還不清楚,可這幾天接連有隸屬不同組織的魔法師被“狩獵”,其中還有好幾名身手過人的老手。從這一點看,“塞壬”的感知性能相當優越,如果不能及早打破僵局,暴露就是必然的結局。

這種事情上,不能抱有一絲僥幸心理。

“不暴露就解決問題是最好的結局,但看起來顯然是做不到了。既然如此,最起碼要努力營造出次好的狀態。”

無論如何也不能避免暴露,那麼就要設法將暴露的時間往後壓。

誠如馬賽所說,一旦開始行動,對方也就能確定這裏的確有魔法師。可隻要設法讓對方沒辦法在這裏確定對象,也沒辦法采取“消毒”行動,為首的指揮官就不得不權衡利弊,盤算是繼續維持僵局,讓帝國丟臉;還是在事情失控之前收手,從現場人員名單裏去一個個篩選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