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可能性,人們更願意相信現實。
比起展望未來,人們更傾向關注和算計眼前的利益。
這或許有可以商榷的餘地,但絕對算不上罪孽。
羅蘭發自真心如此認為,但他也無法否定,正因為上述人性弱點,給他的計劃帶來了空前的麻煩。
“大家都很害怕新技術帶來的經濟動蕩啊。”
“畢竟所有國家都持有帝國馬克和帝國生產的工業品,沒有誰願意承受資產縮水和通貨膨脹。”
疲憊不堪的密涅瓦用有些懊喪的語氣說到:
“新秩序……我們應該想到,帝國其實早就把所有人綁上這輛車了。”
不光是諸國,就連共和國也牽涉其中。
共和國並不與帝國進行貿易,其技術體係也相較諸國更為獨立,照道理說,共和國應該是最不會與新秩序發生交集的國家。可實際情況卻是諸國堅拒共和國提出的以貨易貨和本幣結算的貿易方式,堅持要用帝國馬克來支付。
諸國用意大致有三項,防止貴金屬外流,防止帝國抗議,確保手邊帝國馬克的流通性,防止資產縮水。
前兩項比較好懂,需要說明的是後一項。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通常會使用貴金屬或等價值貨物來進行結算,在舊查理曼濫印金圓券引發惡性通貨膨脹後,諸國對紙幣的不信任達到了頂點。但是在流通商品越來越多,特別是社會方方麵麵對帝國產工業品的依賴越來越嚴重的大背景下,以帝國工業品作為定價錨的帝國馬克也越來越被接受,一開始是與帝國的貿易,後來連諸國國內也開始接受帝國馬克。
大量的紙幣湧入國內並不意味著巨額財富湧入國內,嚴格意義上來說,紙幣都隻是印了數字的紙而已,本身並不具備價值。就連黃金、白銀、寶石這些硬通貨也是一樣,這些不能吃不能穿的東西,隻有作為定價和交易的媒介,可以用於交換商品時,硬通貨和紙幣才具備稱之為“錢”的功能與意義。諸國的錢幣都是金本位,也就是直接與黃金掛鉤,帝國馬克則是工業品本位,也就是和帝國工業品掛鉤。所以為了保證自己手裏持有的帝國馬克資產不會貶值,諸國會增強帝國馬克的流通性,即增強在國際貿易中使用帝國馬克的比例,通過不斷的消費和再生產,從而讓帝國工業品和帝國馬克保持循環流動,進而確保自身財富的價值。
光是這樣也就罷了,所謂經濟本來就是商品和貨幣的流通過程,隨著時代進步,經濟活動的形態也會相應發生變化。但這裏有個難以忽略的問題存在。
帝國馬克雖然是公認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和外彙儲備貨幣,但決定其價值的首先是帝國,其次才是市場。
“帝國有很多工具可以用來調控帝國馬克的價值,加息和降息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更有效的方法是控製工業品的產量或輸出量,或者調控基建、住房、貸款、消費補貼等等,總之隻要帝國想要人為操控帝國馬克的彙率,他們完全不需要蠻幹,有的是辦法可以做到。”
手段不是問題,重點是目的和結果。
這是李林教給他的,他在分析李林的各種行為時也嚴格遵循這一教導。
“製造各種危機,讓收割對象的資產和貨幣貶值,然後以超低價抄底各種優質資產和經營特權,回收此前放出去的海量帝國馬克,為下一輪收割做準備。”
李林的預測沒有錯誤,羅蘭的確推測出了新秩序的經濟運行方式。
那是一個極為龐大複雜的係統,直到整個機製運行過一次,讓世人見識到“剪羊毛”的可怕威力為止,沒有人能夠想象和理解用資本來調整國家實力對比,乃至管理整個世界這種瘋狂的想法。更無從想象所謂的“一代人的和平”並不能如諸國期望的那樣縮短與帝國的差距,反而會被帝國收割財富、人才、市場之後進一步削弱。到最後連掀桌子的底氣也沒有,隻能在束手待斃和有氣無力的抵抗之間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