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黃金的終焉(二十七)(1 / 2)

一種色彩。

一個聲音。

一種存在。

這就是世界僅剩的全部。

猶如萬物隕滅的死寂之中,平緩的旋律不斷被編織出來,於天地之間回蕩。

那幅光景充滿了幻想甚至是神聖莊嚴的感覺——或許創世之初呈現的就是這般景象也說不定。這首不帶任何雜音、無比純粹的歌曲空虛地在整個世界流動,清晰地刻劃在萬物之上。

沒有任何人為此深受感動,不光是因為沒有能夠聆聽和欣賞的聽眾,更因為那首歌所展現的是無比純粹的惡意。

那是詛咒的歌謠。

寂靜並非代表安寧,停頓亦不代表死亡。

萬物停止所有活動後,一切歸於寂靜,天空被黑影覆蓋,大地和海洋浸泡在黑泥之中。整個世界既非毀滅,亦非生存,猶如包裹著一層黑色外殼的蛹,在搖籃中沉眠,等著醒來後轉變成全新姿態破繭而出的那一刻。

為萬物詠唱搖籃曲的也不是人類,而是光看就令人覺得討厭的異形怪物群。

從天空中垂下的黑色龍首像誦經一樣。毫無間斷的唱著低沉單調的音節,抑揚頓挫的曲調永無止盡。

無盡的言語乘著音韻無限延展。如果此時這個世界裏還殘存著一個能夠正常思考的人,或許會發現那首歌很像教會係統魔法術式施展時常用到的控製用詠唱語言——也就是“聖歌”。如果此人還具備更進一步、在這個世界之外的知識,或許連這首歌的內容都能理解吧。

那是讚揚神的歌。

不是母神或別的神明。

那是不存在此世的神明。

其存在於遙遠星海的彼岸,銀河係外沿太陽係第三行星,一顆孕育了眾多生命及高度文明後瀕臨死亡的行星。

其名為地球,生於此行星的人們還為他們的母星奉上一個風雅的稱呼。

——蓋亞(Gaia)。

這是對早已亡故的神獻上崇拜與敬畏的歌。

獻給逝去之神的歌聲本應空虛地消散,卻引發了一個戲劇性的效果。

那就是光。

通古斯卡的天空,強烈的白光放射到整個世界裏,猛烈得有如地上產生了一個太陽——卻又異於火焰與旭日的光芒,不帶有任何熱度,隻是冷冽地傾注於翻湧的黑暗之上。

神說“要有光”,於是世界充滿了光亮。

眼前這一幕儼然便是創世神話的忠實再現。

可那既不是創世的偉業,也不是滅世的風景。

那是準備啟程前往萬劫不複的序曲。

沒有熱量的光芒仍然持續增加中。

同時,另一種東西也不停自光球外圍編織、發散出來。

那是有如蜈蚣般的某種東西。

仔細一看,那東西是某種文字列,既不是寫在紙上,也不是刻在木頭上的文字,僅有文字本身構成的序列正一條又一條地從光球外沿散發出來。

那是荼毒這個世界的元凶——“詛咒”。

高速增殖的詛咒正試圖覆蓋整個世界,連一粒微小的塵埃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