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黃金的終焉(三十二)(1 / 2)

世界上無意義的事情有很多,其中不少看似無意義,背後卻蘊含著深遠影響之事。人們的知識和邏輯在短時間內無法對其進行解析和認知,卻不會改變其影響和意義。

這之中絕不包括“亡靈複仇”。

不管怎麼想,怎麼辯證,連亡靈碎片都算不上的殘渣對整個世界施加詛咒,把天地萬物全部拖入永恒的萬劫不複——這種事情絕不會產生任何意義,也不會有任何人認同。

複仇的對象早已消失,可以容納的軀殼也不複存在,就連所謂的“自我”也不過是殘渣自我增殖而成的異形——這已經無法稱之為複仇,隻是小孩子發脾氣。

被丟在角落裏,連吵架對象都沒有,不知道該向誰宣泄怒火,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憤怒傷心,隻是放任失控的情緒暴走,肆意破壞周圍的一切。

如果隻是小孩子發脾氣,其所能造成的破壞和傷害終究還在社會自我休整能力範圍之內。問題是承載那個意誌的容器是李林,仰仗那股力量,不管多麼荒謬絕倫的願望都可以實現。

眼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就是對這一點的最佳詮釋。

“因為那種無聊的理由居然把世界拖進滅亡的危機。這和小孩子鬧脾氣——”

“這就是真相。”

阿賴耶識露出了苦笑。

“不管再怎麼壯闊的故事,也是以一連串無聊的感情為起始的;傳說是如此、童話亦是如此。世界還有人類,遠比你想像中要來得單純且殘忍。”

“我知道,已經太清楚的知道了。”

不管是蓋亞還是另一個世界的人類,雙方的行動根源都是“想要活下去”,用任何標準來判斷,作為目的,這並不是錯誤,更非罪孽。

誰都有生存的權力,誰都有為此努力和奮鬥,並且將此稱之為正義的權力。

沒有人不讚成這種說法。每個人都能斷言這是正確的。

隻是一旦被問到為了生存是否可以不擇手段——能斬釘截鐵斷言“是”或“否”的就少之又少。

每個人都想要否定,但實際上真正被逼到“殺或被殺”的極端選擇時,人們總是能輕易的舍棄矜持和善良,化身為黑暗森林裏遊蕩的野獸,向同為野獸的同類扣動扳機。

蓋亞;

人類;

雙方都是黑暗森林裏的野獸,他們隻能不斷扣動扳機。

隻有這樣。

隻有這樣才能活下來。

這個世界的母神和智慧生命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所以從今往後,依然還會繼續開槍下去。

說不定放任事態發展,讓整個世界就此進入穩定極限,萬物止步於永遠停滯的一點上才能從不斷開槍的循環中逃走。

可是——

“你是最後的希望。”

阿賴耶識深深低頭。

“我們將把你的意識投射到李林的思考領域,之後——”

“啊,我明白。”

羅蘭一邊瞪著向自己低頭的神明,一邊努力維持平靜的聲音。

這是最後的希望,也是最後的賭博。

沒有任何勝利的保證,沒有稱得上策略的後手,沒有鮮花、掌聲、歡送的人群。

孑然一身走向勝利概率無限接近零的賭局。

這根本就是亂來。

沒錯。

這就是亂來。

這就是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