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村中喜事(1 / 2)

“劉阿婆,來一塊豆腐。”

自從付平悅說喜歡吃豆腐,她幾乎隔天就會買一塊回去,自然也就成了劉家豆腐攤子的常客。

“怎麼,你家平悅又饞嘴了?”劉阿婆打趣道。

“哪裏是她饞嘴,是我喜歡吃呢,主要還是吃不起肉啊。”付子莘哈哈笑著。

劉阿婆哼了一聲,“你等著,我有些東西給你。”

沒一會兒,劉阿婆抱著一大堆衣服出來,“這是大妹家孩子穿剩下的,我討了來,你拿回去。”

劉阿婆早年喪夫,獨立撫養一兒一女長大。

兒子是村長,叫劉福來,也就是大家常叫的劉三哥。女兒劉福妹嫁到隔壁鎮上,家裏開了個雜貨鋪子。

兩個孫子劉常順和劉常有均在縣裏念書,大的十五,小的十四。獨一個孫女劉常雲,也是十歲大了,在縣裏的繡坊學藝。

劉福妹前頭生了個女兒,有十二歲,後來一直未生育。直到前幾年,生下幺子,現在三歲有餘。

因福妹婆家小有資財,頗為疼寵這個小孫子,衣服都是新做,每年有好幾套,連帶著孫女每年也能穿上兩身新衣。

前幾日,劉阿婆去小梨鎮看外孫,聽到大妹說婆家親戚打秋風,想讓她把孩子們那些不能穿的衣服全送給他們。

這戶親戚劉阿婆也是知道的,好吃懶做,不務正業。

大妹不想給,因此劉阿婆把衣服要了來,送給付子莘。

“都是半新的,大妹家孩子每年不缺新衣,這些都是穿不了的,你村長叔家也用不上。”劉阿婆補充道。

這是劉阿婆對自家的情分,付子莘欣然接下,“謝謝劉阿婆,一會兒我帶孩子們來磕頭。”

“搞這些幹嘛,快拿著東西回去吧。”劉阿婆揮揮手。

付子莘帶著東西離開,沒聽見劉家交談的聲音。

“躲在窗戶後麵看什麼看?”劉阿婆衝著屋裏喊。

裏屋沒有回應,沒幾分鍾,村長劉福來的身影出現在院子裏。

“站在院子裏幹啥?”劉阿婆沒好氣。

“我還以為你拿這些衣服回來幹嘛,沒想到是給付家姐兒的。”

劉阿婆看了劉福來一眼,語重心長道:“雖然非親非故,但是我看見她就仿佛看到了當初我撫養你和大妹,就當是同情好了,咱們家有了餘力,幫一幫也沒啥壞處。”

“有些時候一點小事就能讓別人記一輩子。”

劉福來也想起了往日經曆,“娘,我和大妹都會好好孝順你的。”

村西頭,付家茅草屋。

“阿悅,我回來了。”付子莘將手裏的豆腐遞給付平悅。

因天氣更加涼了,平安和平喜一身單薄衣服,隻能拘在屋裏。

付子莘將衣服放在木板床上,將布繩解開,竟有五套衣服。

兩身女孩家的衣服和三身小兒穿的衣服,這個季節穿正好。

付子莘在村中木匠家買了個木桶和木盆,花了五十文錢。

家中兩個小子逐漸大了,性格漸漸凸顯出來。

比如潔癖,如果聽到說他們髒或者不幹淨,立馬開始哭。

隻有等你將他們收拾幹淨了哭聲才會停。

若是尿了或者拉了屎,也是要立馬哭鬧的。

昨天在家,付子莘特地給兩個小子洗了澡,正好,今天就穿上新衣服了。

付子莘將平安和平喜身上的破衣服脫下來,給他們穿上新衣服。

“哇,平安和平喜有新衣服穿了,看起來可真乖。”付平悅把豆腐放好,進得屋來,看見兩個弟弟穿了新衣服,高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