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天氣乍暖還寒,京城最大的書局在售賣新書。
店鋪內專門開辟了一角,單獨擺放《教育新風尚》的月刊。
“掌櫃的,最近可有什麼新書?”
店鋪的掌櫃,拿起一本《教育新風尚》,“我們書局新出的書籍,專講教育,每月都會出版一本,先生可要來一本?”
原來那位問話的熟客正是一名書院先生,他拿起一本,翻看起來。
第一頁,寫的是“編輯:四方書院,出版:文雅書局。”
京城最大的書局就叫文雅書局,不過這四方書院又是?
他繼續往後翻,是由付先生所作的卷首語。
卷首主要講的是創刊原由,以及希望眾位教育人士能夠互相交流,為魏朝培養出更加優質的人才。
再往後,兩份名單吸引了他的關注。
“教育新指標,書院排名以及教師排名。”這兩份名單針對京城的書院和先生進行排名和評價。
看到這裏,他合上書籍,“掌櫃的,我要一本,多少錢?”
“好嘞,統一定價,隻要兩百文。”掌櫃很心痛,這個售價連本錢都掙不回來。
不過上麵發了話,他也是遵照吩咐。
“這麼便宜?”那人一臉驚訝,從荷包裏掏出一錠碎銀子。
文雅書局每天的客流量好幾百人,多是知識分子,《教育新風尚》一書經由他們一傳十,十傳百,三日內就被一搶而空。
大家討論最多的無非是上麵的排名。
為什麼我的書院排名比你低?
為什麼這家書院能上榜?
為什麼我不能進教師排行榜?
一時間,整個京城書院都鬧哄哄的。國子監倒是穩如泰山,畢竟坐穩第一書院的交椅,名師入圍也最多。
名單之後是教育思想,刊登著幾名書院先生的教學經曆或者心得體會。
後麵附有征稿啟事,歡迎各書院先生投稿,錄用的會支付報酬。
不少人看到這個征稿信息,蠢蠢欲動。
刊物的末頁,是對四方書院的介紹。
四方書院,是魏朝第一個由女性創辦的新型綜合書院,招收男女學生入學,傳授科考和技術知識。
書院新建,廣納天下人才,隻要你有一技之長,就可以成為書院先生。
歡迎入學前來書院參觀,並附上地圖。
女人創建的書院,同時招收男女學生,許多人都覺得天方夜譚,但他們卻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抵製。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現任皇帝的態度。
皇家曆史上不乏優秀的女子,或掌一軍之師,或管一朝之事。
他雖然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女性進入權利中心。
女性的民間地位是有一定提升的,比如能夠從商,能夠擁有自己的財產。
但是社會普遍還是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因為現今仍然是男性所主導的地位。
女性進入權利中心,向其爭奪權力,他們必然不樂意。
而京城是距離統治者最近的地方,他對女性的寬容態度導致這群人即使有意見,也不會明麵抵製。
付子莘正是抓住了這點,所以才敢大張旗鼓地宣傳四方書院是她創建的,並且能夠招收女學生。
這是她來到京城了解到統治者的喜好之後,做的目標調整。
如果遇到的不是一個開明的皇帝,付子莘的做法無異於自取滅亡,成功的幾率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