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各有打算(1 / 2)

付子莘等著他們的回答。

乾戊書院朱立峰和幾位書院院長私下討論了不少時間。

“每家書院隻能派一人參加?”他確認道。

京城包括下屬的城鎮、縣城,一共有三十七家書院,而今天來的訪客來自於京城中的七家書院。

“不僅僅是隻能派一人參加,而且不是每家書院都有資格在教委會中占有席位。”

三十七家書院都加入其中,管理成本高。

付子莘使喚他們做了事情需要支付薪資,另外以後評價全國的書院,出差在外還要報銷差旅。

“所以有幾個名額?”他們今天雖然一起過來,但並不都是一個層級的書院。

“我是會長,另外需要兩名副會長,一般委員隻有十個名額。”十三個人的團隊盡夠了,就現在的工作情況來說甚至有些多餘。

“我不同意!”坐在最後一排的人反對,“為什麼不能每家書院派一個人?”

十二個名額,肯定輪不到他的書院。

“就是,應該每家書院都派一個。”坐他旁邊的人也站起來聲援。

“名額隻有這麼多,具體是哪幾家書院,由你們自行商量,不關我的事情。”付子莘有了決定,不可能隨意更改。

“副會長中的一個名額,是要留給國子監的。”付子莘特意提醒道。

這樣的話,給民間書院也就隻有十一個名額。

“我不同意!你怎麼......”有人站起來,開始罵付子莘。

她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她的刊物、她提出建立的組織,所有權都在於她。

“請問這位先生,你現在站在哪裏?”

對方有些意外,怎麼突然問這個問題,“四方書院。”

“好的,那我再問你一個問題,《教育新風尚》是誰創立的月刊?”

“是付......”他反應過來,神情有些不自在。

“所以說啊,你反對有用嗎?”付子莘提高了音量,“《教育新風尚》和其中的排行榜都是我的產物,我完全有權利決定如何做。”

“可是......”

“沒有可是。”付子莘坐下來,慢悠悠地說道,“如果你真的反對,那你完全可以自己辦一本雜誌,自己重新出排行榜,我絕不反對。”

自己出版?

好些人聽到付子莘的話不免有些意動。

但是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的。

朱立峰在《教育新風尚》剛出版的時候就有了這個想法,他們書院名氣也大,又有號召力,自己辦一個豈不是更好?

他給成王府遞了帖子,也見到了成王,不過卻直接被回絕,成王還讓他沒事不要再去府裏。

京城的第一大書局都支持付子莘,這就是實力。

他向管家打聽過為什麼成王願意為付子莘背書,不過管家也不清楚,他們都是通過書信往來。

當今聖上與成王是親兄弟,兩人感情頗深。

成王幼年時救過被設計落水的聖上,再加上成王性子懦弱,因此十分得聖上偏愛。

聖上見弟弟喜歡書,自己掏腰包成立了文雅書局送給他。

沒想到書局被成王經營地有聲有色,成為京城第一大書局。

當然,這是皇家的隱秘事情,不是誰都能知道的。

為什麼上層書院都不敢輕舉妄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