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每天都要煮幾桶酸梅湯,放在井裏鎮著,付子莘要喝好幾壺,吃飯也沒什麼食欲。
酷暑天,大家都這樣,熱飯也不想吃。
“家裏的西瓜都吃完了?”她已經好幾天沒看見西瓜,府裏按規定水果應該是不斷的,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西瓜賣得貴,因此家裏的吃完後,王三寶沒列入采購計劃,“先生想吃?那我吩咐人去買些回來。”
付子莘想了想,自己很久沒有入城,“我去吧,明天讓車夫送我進城,我就不騎馬了。”
王三寶肯定是舍不得錢,所以才沒買,倒不如自己去多買些。
她準備多買些西瓜回來囤著,家裏人多,一條就得消耗好幾個。
“賣西瓜的店鋪在哪裏?”栽種西瓜的人家很少,西瓜也是剛引進的品種,故物以稀為貴,一個西瓜要半兩銀子。
種西瓜的人也聰明,有些經商頭腦,特地租了個小鋪麵來專賣西瓜。
“在中華門那裏,先生去了一眼就能看見。”王三寶答道。
他出了書房,又轉身去下人房,吩咐趕車的小子,明天早起送先生入城。
趙學敏最近有些中暑,一副神情懨懨、無精打采的樣子。付子莘都不敢讓他跑步鍛煉,每日早晚讓郎中把脈,煎了清熱解暑的草藥,讓他服用。
好好的少年瘦了幾斤,付子莘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平時看他愛吃西瓜,所以付子莘才提起要買西瓜的事情。
第二日,天色剛亮,付子莘就出門了。早點出發路上才涼快,京城北門開的時候,太陽正好出來。
付子莘讓小廝直接駕車去中華門,他們早點去排隊買西瓜。
街上行人逐漸多起來,街道兩旁的店鋪也陸續開門。
到了中華門,賣西瓜的鋪子早已排上了長隊,多是各府中的小廝或管家。
還好她有先見之明,自帶了一張小凳子。
小廝見她要去排隊,上前道:“先生,您待在馬車裏就好,我去排隊,到了您再過來付錢。”
付子莘看了看頭頂的太陽,“行,辛苦你了,帶上凳子和扇子,不知道會排多久。”
她把馬車趕到附近的大樹底下,店鋪裏的人來趕,說擋著做生意。
付子莘摸了幾顆碎銀子,“勞煩店家,我就在這裏待一會,小廝在對麵買西瓜,買完就走。”
店家收了錢沒再趕人,他這裏一般都是熟客,前麵有馬車擋著也不礙事。
付子莘在馬車裏閉目養神,拿出自帶的竹筒,喝了兩口水,掀開簾子看了看外麵的隊伍,小廝排在中間的位置。
“軲轆軲轆”的車軸聲音由遠及近,付子莘看到三輛牛車駛來,上麵放著裝滿西瓜的筐子。
希望前麵的人不是抱著和她一樣的囤貨想法,不然今天就要空手而歸。
一筐筐的西瓜被搬到店鋪內,付子莘注意到前麵的人一般都是買一個西瓜,最多也就兩個。
自家小廝前麵還有兩個人的時候,付子莘下了馬車,朝店鋪走去。
“你去把馬車趕過來。”她吩咐道。
付子莘和小廝替換位置,她排在隊伍裏麵。
“付子莘!”有人在叫她,聲音好像是從後麵傳來的,她回頭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