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聽見過許多皇帝欺侮窮人的事,心裏恨透了,不肯給皇帝畫畫,皇帝叫他畫一條龍,他卻畫了一隻大壁虎;皇帝叫他畫一隻鳳,他卻畫了一隻大烏鴉。大壁虎和大烏鴉十分難看,在金鑾殿裏亂爬亂叫,還打起架來,弄得宮殿裏烏七八糟。皇帝大為發怒,就命衛士們搶下他的神筆,把他打人了天牢。皇帝拿到神筆,就自己來畫了。他先畫了一座金山。貪心不足的皇帝,畫了一座又一座,畫了一座又一座,重重疊疊地畫了許多。畫好一看,哪是金山!卻是一堆堆的大石頭;上麵壓得太多,就塌下來,差一點把皇帝的腳也打傷。皇帝還不死心。他心裏想,畫金山不成,就換金磚。他畫了一塊嫌小,畫了一塊嫌小,最後畫了長長的一大條。畫好一看,哪是金磚!卻是一條長長的大蟒蛇,張開血盆似的大口,向他撲來。幸虧衛士們救得快,不然,皇帝早被大蟒蛇吃掉了。皇帝沒有辦法,隻得把馬良放出來,又假惺惺地對他說了一些好話,說什麼要給他許多許多金銀,還說什麼要把公主嫁給他,招他做駙馬。馬良一心想奪回神筆,他裝作答應下來。皇帝見馬良答應了,十分高興,就把神筆還給了馬良,要馬良給他畫畫。皇帝想,畫金山、金磚都不成,那末畫株搖錢樹吧!搖錢樹上,長的都是錢,輕輕一搖,就能掉下許多錢來,這有多好啊!他就叫馬良畫搖錢樹了。”
“馬良心裏打定了主意,不說什麼話,提起神筆一揮,一個無邊的大海,出現在眼前了。藍藍的海水,沒有一絲波紋,亮閃閃的像一麵大玉鏡。皇帝看了很不高興,臉一板,罵道:‘叫你畫搖錢樹,誰叫你畫海!’馬良在大海中央畫了塊小島,島上畫了株又高又大的樹,說:‘這不是搖錢樹嗎?’皇帝看見那株樹,發著耀眼的金色光芒,喉嚨裏咽了幾口唾水,就嘻嘻地笑了起來,急巴巴地對馬良說:‘趕快畫隻船吧!我要到海中央去搖錢!’馬良畫了一隻很大很大的木船,皇帝就帶了娘娘、太子、公主和許多大臣、將軍,都上船去了。馬良又畫了幾筆風,海水掀起密密的波紋,大木船就開動了。皇帝心裏癢滋滋的,嫌船走得太慢,在船頭上叫:‘風大些!風大些!……’馬良就加了幾筆粗粗的風。海動蕩起來了,白帆鼓得滿滿的,木船急速地向海中央駛去。馬良又加上幾筆大風。大海不安地吼叫起來,卷起滾滾的浪濤,大木船搖搖晃晃了。皇帝心裏害怕,向馬良搖手,大聲地喊道:‘風夠了!風夠了!……’馬良裝作沒有聽見,不歇手地畫著風。海水發怒了,浪濤撲上船去了。船傾斜了,船上亂起來了。皇帝被海水打得渾身濕漉漉的,抱著船的桅杆,不住地叫喊:‘風太大了!船要翻了!不要再畫了!……’馬良不去睬他,還是不住手地畫風。風更大了,吹來了許多厚厚的烏雲,又鳴,又閃電,還下起暴雨來。浪更猛了,海水像一堵堵倒坍的高牆,接連不斷地往船上壓去。船翻了,皇帝他們都沉到海底去了。皇帝死了以後,《神筆馬良》的故事就傳開了。但是,馬良後來到什麼地方去了呢,大家都不清楚。有的說:他回到自己的家鄉,和那些種地的夥伴在一起。有的說:他到處流浪,專門給許多窮苦的人們畫畫。”
“其實馬良手裏的那支筆就是五彩筆,馬良也並不是普普通通的窮孩子,他是仙族的貴族,名叫畫仙,千百年前的六界之戰……當時六界生靈塗炭,六界眾生要麼神形俱滅,要麼輪回轉世,這馬良便是畫仙的轉世,那支神筆,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五彩筆,乃是女媧賜予仙族的異寶,說到女媧,就不得不提另一個故事。”
“伏羲時期,在華夏有一個長於耍陰謀詭計的部族叫做共工氏。共工氏在天上對應這一個壞水神,叫共工,它人麵蛇身,有紅色的頭發,性情十分凶惡,嗜殺成性,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黃帝家族本來就矛盾重重。他手下有兩個惡名昭彰的惡神:一個是長著九個腦袋的相柳,它也是人麵蛇身,全身青色,性情殘酷貪婪,專以殺戮為樂;另一個是長的凶神惡煞一般的浮遊,也是一個作惡多端的家夥。共工氏的人說話好聽的很,天花亂墜,但做起事來邪僻,表麵上恭敬,實際上無法無天。共工生的髦身朱發,鐵臂虯筋,身高一丈有餘,力大無窮,表麵恭敬但內心狡詐,陰謀百出,隻是礙於伏羲的大威大德而暫時隱忍為上。伏羲離去後,華夏之民尊奉女媧,共工心懷嫉恨,性情凶狠,處事蠻橫,專與華夏之民作對。它經常在心血來潮時,施展神力,呼風喚雨,用洪水傷害天下的百姓,把一個好端端的華夏弄的一片汪洋。百姓們哭天叫地,苦熬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