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人真的是孫堅的話,那麼剛才他身後的二將又是誰?
是黃蓋?是程普?是韓當?還是後來為救孫堅而死的祖茂。
可不管剛才的人是他們四人中的哪個,就袁朗剛才想到的這四人,個個都是英勇善戰,而且對孫家忠心耿耿的豪傑,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哎呀你媽,剛才怎麼沒跟孫堅多嘮上兩句,哪怕再聊個三毛錢的也知足了啊。
可是疑問來了,此時孫堅來找袁術所為何事?
對了,孫堅可是討董之戰中的積極分子,他現在依附袁術之下,看來一定是來找袁術要錢要糧,去打董卓的。
可是袁術能乖乖的支持孫堅嗎,曆史告訴袁朗,袁術不會這麼幹,他甚至會聽信讒言而給孫堅拒發糧草,你說這樣一個小人,做自己的鄰居,是不是挺倒黴的。
“來人!”
袁朗喊了一聲,不久,在旁聽令且兼職護衛的兵士上前來聽令,回道:“黃帥有何吩咐?”
袁朗趕緊指著還沒走遠的孫堅等人的背影,說道:“剛過去的這幾個人,一會兒離開壽春軍營的時候,你給我把他們請過來,如果他們不肯,你就對那濃眉大眼的人說,‘後將軍不給將軍糧草,我家將軍可以給,請孫將軍前去一見’……學會了不!”
聽令的兵士在嘴裏反複念叨了兩遍,然後自信的看著袁朗,說道:“小的記住了,保證完成任務!”
等聽令的小卒走後,袁朗趕緊敦促抓緊先將自己的軍帳給支了起來,隨後他又命令手底下的兵卒給自己準備好接待用的桌案、菜肴,就等著孫堅上門。
袁朗為什麼要這麼熱情的結交孫堅,那是因為這麼多諸侯裏麵,除了發起人曹孟德,就數這江東猛虎熱衷於討董,至於其他諸侯,大多都是牆頭草,他們隨風擺動,根本沒有堅定的立場,答應會盟,很大程度上是做的秀,更別說有犧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精神境界了。
隻有孫堅起頭討董,而且能收獲不錯的勝利,那麼那些諸侯們一旦看到甜頭,勢必就能跟著討董,這樣一來,也許曆史的發展將會為之更改,而天底下的百姓就能在董卓的****淫威之下,盡快的解脫出來。
這是袁朗對曆史所作出的一次具有變革性的舉動,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攔住從袁術那出來的孫堅,這孫文台接下來將會自己帶兵去打,糧草以及兵力不足的他,會險些喪命於董卓大將徐榮的追兵之下,好在其忠誠的屬下祖茂以死引開追兵,這才保全了他一條性命。
不過後來孫堅是越戰越勇,屢次打敗董卓的軍隊,甚至有傳言說華雄也是後來在戰鬥中死在孫堅手上的,而並不是什麼“溫酒斬華雄”,跟關羽半毛錢關係沒有,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袁朗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孫堅贏在起跑線上,袁術不給他的,他袁朗給他,隻有孫堅取得了大規模的勝利,這些見風使陀的諸侯才會團結一心共同討董,而不是麵和心不合,各自打自己的算盤。
袁朗派人去邀請了張燕、潘鳳作陪招待孫堅,可是兵卒來報,這二人已經在搭建好的軍帳裏開喝了,而且喝的是伶仃大醉,根本就拉不動。
正當袁朗找不到合適人作陪的時候,兵卒來報,押運糧草的劉子惠、張白騎回來了,此刻正在那監督糧草的交割。
袁朗一聽,趕緊命人去請這劉子惠、張白騎,這二人雖然不會喝酒,不過給自己撐撐場麵還是可以的。
“什麼?黃帥,你要宴請孫文台?”
剛坐下聽袁朗請他們來的用意之後,劉子惠好奇的問道。
“奧?劉先生認識孫文台?”
古代信息傳遞很不方便,劉子惠蝸居冀州,居然知道這江東猛虎,多少讓袁朗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