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劉關張追擊呂布,一直追到了汜水關下,身後的盟軍也至,這架勢,如果多幾輛撞車或者雲梯,破關恐怕就在此時。
可是盟軍出征,重型破城器械還在後方未及時抵達,再加上汜水關乃險關,易守難攻,而且此時的關上矢石如雨,雷士滾木劈頭蓋臉的砸下來,知道時機還未成熟的盟軍諸侯,選擇了暫時退兵,在離汜水關不到二十裏的地方安營下寨,準備來日等攻城器械悉數到了,再攻城不遲。
劉關張能別人所不能為之事,儼然成了盟軍的英雄,這一點在慶功晚宴之上,諸侯對他們三人的熱情就可以看出來了。
推杯舉盞之間,袁朗已經跟隨著諸侯來回勸酒了一圈,雖然他不怎麼受待見,不過大戰之後眾人心情愉悅,暫時的門戶之見早就拋至了腦後。
潘鳳受了嚴重的內傷,未能參加此次晚宴,冀州軍的代表自然而然的落在了袁朗,以及都官從事關純、治中從事劉子惠,三人的身上,不過後兩位都是文化人,他們木訥的隻會低頭吃食、抬頭看表演,至於人際交際一方麵,則完全由袁朗在應付。
若不是得知張燕已經從昏迷中蘇醒了,袁朗估計也沒這心情在這應付一個接一個的郡守、將軍,酒過三巡之後,袁朗感覺頭腦發昏的回到了自己的席座之上,現場的吵鬧聲讓袁朗感覺很不舒服,他想出去透口氣,可巧此時,偌大一個軍帳頓時安靜了下來,讓袁朗一時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想出去的心被這一突如其來的狀況給按了下去。
“文台,你可算來了!來人啊,給烏程侯加座!”
說話的是盟主袁紹,而出現在酒宴上的是孫堅,孫文台,這江東猛虎可是出了名的剛而犯上,諸侯心裏都很怵他,這也就是大家為什麼一見他來了,陡然就沒了聲響的原因。
盟主邀請,孫堅本不該拒絕,可是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孫堅居然當麵謝絕了袁紹的好意,並且當著諸侯的麵,說道:“董卓與我,本無仇隙。今我奮不顧身,親冒矢石,來決死戰者,上為國家討賊,下為諸公輔力;然而,先有袁公路不發糧草,致堅敗績,後有諸公為了微薄寸功不思進取,意欲何為?”
孫堅說的很在理,汜水關並未攻下,董卓也沒有捉住,大家提前這麼慶功,確實說不過去。
可就是這樣一個連小孩都懂的道理,到了盟軍這裏,大家不理解了。他們本多是養尊處優慣了的主,如今飽一頓餓一頓的在外麵打打殺殺的,不僅隨時要擔心生命安危,還得怕餓著,凍著了,真的是逮到一個好吃好喝的機會,就不會放過。
這話如果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說出來,恐怕他的下場一定是被拉出去痛打一番,可是現在教訓諸侯的是孫堅,大家頓時將怒火壓在了心裏,沒一個敢反駁的。
“文台,戰事剛結束,而且董賊吃了敗仗,是不會那麼快來攻的!你且修整一晚,明早派你為攻城先鋒也未遲也!”
身為盟主的袁紹,對於孫堅沒把自己放在眼裏,心裏其實是不痛快的,可是一將難求,想攻入汜水關直搗洛陽,甚至是活捉董卓,恐怕還真少不得這員虎將。
袁紹說的謙卑,孫堅剛才一時語快,現在想想,自己有點失禮,於是緩和了一下心情,說道:“盟主,諸公,大家可能還不知,董賊已經星夜退回了洛陽,如今的汜水關守將已經變成了胡軫,而戰敗的呂布則成了胡軫的副將!我聽聞呂布與胡軫向來不和,他倆合力守汜水關,想必是不會同心,此等良機我們何不把握住!”
孫堅的話猶如一枚重磅炸彈在會場上炸開了,先不說他這情報是從哪來的,就說這董卓逃走了,這讓準備一舉攻下汜水關,活捉董卓的諸侯的心瞬間涼了半截。
如果正如孫堅描敘的那樣,胡軫跟呂布不和的話,那這個機會確實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