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後,黃龍、白波二將相繼從自己的防區趕來,他們連同早已等候在那裏的袁朗、張白騎,以及剛好趕到的張寧、張汝嫣,六人齊齊的進入了西城城樓裏,就袁朗先才談論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進行具體的動作部署,以及疑問解答。
會前,張白騎簡單的將袁朗的計劃給在座的人敘述了一遍,並且加入了他張白騎對此計劃的疑問。
也許是因為這些疑問就是袁朗這個計劃的僅有的幾個漏洞,所以張白騎一說來,立即引起了在場眾人的支持,他們也齊聲反對袁朗的計劃,認為這樣做風險太大,搞不好會有去無回。
麵對大家的集體反對,袁朗不怒反喜,他笑著道:“看大家如此反對此計劃,看來此計必成!”
大家不知道袁朗這話是何意,他們不好問,隻聽張寧會意大家的眼神問袁朗道:“夫君,既然大家都認為此計實在凶險,寧兒也以為還是慎重為好,畢竟顏良不是泛泛之輩,咱們一旦一子錯,將滿盤皆落索,再想重聚勢力反擊,恐怕隻能是有心無力呢!”
袁朗聽了張寧的提醒,於是開誠布公的跟在場的人說道:“不瞞大家,此計我是勢在必行!你們試想,連你們都認為不可能的計策,他顏良也一定這麼想。正所謂富貴險中求,打仗也是這個道理,更何況你們先前所肯定白帥的那幾點英疑問,我已經找到了破解的辦法,我們沒理由放過如此好的進攻機會!”
見袁朗仍然堅持,張白騎堅定的道:“既然黃帥你如此說,那便請一一為我們釋疑,如若不然,我等很難從命,也不會信服!”
袁朗知道自己不說出個道理來,這些人是不會服從自己的,誰讓都是自己的家將呢,不先說服他們,那這事還真就很難繼續下去。
於是袁朗問張白騎道:“那請問白帥,你所慮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見袁朗問他,張白騎將心中早就想好的話說出來道:“偷襲講究效率,久戰必不利,所以偷襲之戰講究來去如風,某請問黃帥,顏良大軍如果回援,我們的偷襲部隊如何撤下來,而不會被合圍之?”
“對,偷襲最忌諱久戰不下,如果沒有顏良出營的大軍,咱們可以打不過就走,可是顏良大軍在外,一旦回援時剛好與我軍撤退時遇上,那豈不是羊入虎口了嗎?”
黃龍作為將領,他深知道一個撤退的軍隊,是如何也打不過回來救火的軍隊的,更何況對方還是顏良的大軍,那一旦遇見就更加不能輕易的突圍呢。
袁朗對於這一疑惑已經是了然於胸,對此他作答道:“各位所慮的很對,估計顏良也事因為這麼想的,所以他才選一個離他大本營不算太遠的地方作為與我們廝殺的戰場。然而,大家有所不知,你們請過來看……”
城樓裏不知道何時多了一台立體沙盤演練模型,袁朗指著一處地方對大家言道:“你們看,這裏雖然是一馬平川,可是大家不知道,這裏以前其實是一條古河道的所在地!”
“黃帥,你為何如此肯定,還有,這沙盤你是何時建立起來的?”
張白騎也算是有些見識的人,在沙盤上演練兩軍對壘據曆史記載要追述到東漢初年,也正是距離現在約兩百年的光景。
相傳東漢名將馬援曾被漢光武帝劉秀派去偵查隴西,馬援回來以後,為了方便將他所偵查到的信息與漢光武帝分享,於是便用白米堆成山川地勢、道路分布,給劉秀生動的講解隴西的地貌以及形勢,這就是有官方記載最早的沙盤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