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洪的第二項政府工作彙報一直持續了很久,他一直圍繞著新鄉村的建設思路發散性的談了他的幾項新政發布以及對未來的暢想,直到午膳時間到了,他才草草的結束了,似乎還有意猶未盡的意思。
簡短的工作餐之後,軍政會議緊鑼密鼓的繼續召開,仍舊是臧洪接著彙報第三項政府要務,也就是經濟建設。
除了糧食,其次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經濟問題了,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在這個時代,依然寸步難行,更何況袁朗麵臨的是如此大的一個攤子,沒錢,更是沒法運作。
不過臧洪此時泛泛之輩,他既然知道了袁朗很關心經濟問題,他當然也不會讓袁朗失望,甚至有些超出了袁朗的預期。
“……對郡城商鋪進行逐一登記,按不同售賣物品進行分類,一共可分為三大類,按層級分別是低層百貨日雜、中層布匹糧油、上層鹽鐵、玉石、馬匹,對這三大層級的進行區別征稅,百貨日雜乃是民生所急,稅收不宜高,乃為下級,布匹糧油較為稀缺,略微奢侈則稅收定性為中級,而鹽鐵、玉石、馬匹利潤頗大,稅收自然也水漲船高,定位上級……另外,超過三家店鋪的店主額外征收霸市稅,這個稅收以三家起步,上不封頂,店鋪越多霸市稅越多,但是,轉包給其他經營者的店鋪,不計算在內!”
臧洪說到這裏,敬佩的看了一眼袁朗,因為這個“霸市稅”可是袁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提出來的,這樣一來,那些大商家無不將自己手中握著的商鋪給轉包了出去,從而富裕了更多的人,這也是袁朗當初跟臧洪所說的特殊功效,那就是讓一些想富起來的人先富起來,而且避免將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從而造成貧富不均的格局。
顯然,袁朗的這一招極其厲害,以黃家、龍虎山為首的頂級商家,不到十日便將自己手中的大部分商鋪全都轉租了出去,而欣喜若狂的幸運者則啼哭不止的對著郡守府三叩首,為郡守府的這項惠民政策而焚香禱告,甚至有了給袁朗立功德牌坊的提議。
功德牌坊自然是被袁朗給否決了,他已經給這些大商戶造成了不小的麻煩,還是收斂一點好啊。
袁朗的這點擔心還是有道理的,因為龍虎山的大當家的謝家娘前幾日就因為這事而特地約見了袁朗一次,除了大倒苦水之外,更多的還是表達了自己對袁朗的支持態度,這也讓內心有些愧疚的袁朗喜出望外了好久。
在臧洪對前期經濟工作做完彙報,順帶將未來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規劃,這樣一來的話,臧洪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接近了尾聲。
袁朗對於臧洪前期的工作表現不能單單用滿意來形容,那是相當的滿意。張超放著這樣一個能人而不善加利用,簡直就是他的損失。
如今看來臧洪在常山郡已經是放開了拳腳了,至於袁朗先前答應他給兗州的新主曹操寫去勸和書信的當初承諾,袁朗也已經兌現,從曹操後來就此事的回信來看,他很樂意的做了這個順水人情,一同將張超、張邈兄弟給收編了,這也在袁朗的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