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德意誌帝國空軍把自己國家的要塞炸毀了?”
第二天一大早,各國的報紙都以頭版頭條報道了蒙羅維亞要塞遭到自己國家轟炸機襲擊這件事,瞬間轟動了全世界。
當然,德意誌帝國自己的報紙卻被下了封口令,嚴密封鎖了消息,禁止報道這件事。
不過紙包不住火,在德意誌帝國境內,並不是所有的報社都買德意誌帝國政府的賬。比如有其他國家背景的報社,他們就不會在乎官方的態度,本著事實真相進行報道。
另外,德意誌帝國境內戰火紛飛,反對派控製的慕尼黑、布達佩斯等城市,就如實報道了蒙羅維亞遭到德軍烏龍轟炸這件事。
消息很快傳遍德意誌全國各地,瞬間引起所有德意誌人民的嘩然大怒。
要知道,蒙羅維亞作為德意誌帝國的殖民地,跟本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大量德意誌移民和軍人在那裏生活,他們的生死關係到德意誌帝國國內的親人們,蒙羅維亞的經濟地位,尤其是黃金,關係到德意誌本土很多貴族的利益,如今遭到轟炸,還是德國空軍自己人炸的,絕對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
昨天白天德軍向中華帝國軍開火事件已經導致中華帝國發布了最後通牒,即將引爆中德戰爭,已經令德國老百姓膽戰心驚了,結果當天晚上就發生了蒙羅維亞這樣的本世紀最大的烏龍事件。
兩件事在同一天發生,一時間令德國老百姓難以接受,紛紛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抗議。
德意誌帝國政府瞬間被推上風口浪尖,遭到來自國內外的巨大政治壓力和軍事壓力。
中華帝國的戰爭威脅,本來就令德意誌帝國政府喘不過氣來,本以為昨夜的空中盛宴軍事行動能夠挽回戰局,提振德意誌帝國軍民的士氣,結果適得其反,造成了大烏龍事件,導致德意誌帝國政府的處境雪上加霜。
“陛下,為今之計,隻能向中華帝國和全世界公告,昨天的事情是以施裏分為首的蒙羅維亞德軍不服從德皇的命令,私自開火挑起中德戰爭。而昨夜的空襲行動,則是陛下在反複勸說施裏分將軍無果的情況下,為了懲罰施裏分的抗命行為而下令空襲蒙羅維亞。”
當巴登親王說出這番話時,整個德意誌帝國高層人員全部驚呆了,當然這不包括希特勒,他是知情人,早就知道巴登親王會在關鍵時刻把施裏分一腳踹飛,隻是沒想到來的這麼快罷了。
“你在說什麼?施裏分將軍是為了帝國才親自去的蒙羅維亞,我們怎麼可以出賣他,還要汙蔑他叛國?你作為帝國的首相,怎麼能這樣無恥?”
年輕的威廉三世憤怒了,他的政治經驗太少,缺乏這方麵的思想準備。
巴登親王也不怪罪為了三世的辱罵,依舊風輕雲淡的表情。
“陛下,現在的問題是要做最壞打算。兩害相權取其輕,比起德意誌空軍的烏龍事件的巨大隱患,還不如讓蒙羅維亞德軍抗命,讓施裏分來背黑鍋,因為後者的負麵影響最低,同時既可以擋住中華帝國的最後通敵,又可以擋住帝國人民的謾罵和指責。”
威廉三世怒道:“我不懂什麼兩害相權取其輕,我不允許你那麼做,不能誣陷施裏分將軍,他是帝國的最大功臣,像俾斯麥一樣需要得到尊敬。”
“您不懂,那我就要說到您懂為止!陛下,現在不是耍小孩子脾氣的時候,外憂內患,如果您不想德意誌帝國滅亡的話。”
巴登親王毫不客氣的說道,氣勢磅礴,隱約有淩駕威廉三世的意味了。
這也難怪,威廉三世太年輕,沒有根基,唯一的保皇派施裏分遠在非洲,如今在柏林,巴登親王一手遮天,早已經架空了德皇的權利。
所以,巴登親王敢直接訓斥德皇,畢竟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威廉二世任命給他的輔政大臣。
小屁孩,跟老夫鬥,你還太嫩了!
巴登親王滿臉寫著欠揍的表情,氣得威廉三世直哆嗦。
最終,威廉三世歎口氣,就像小孩子鬥不過家長一樣,賭氣的回自己房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