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見劉教授一臉笑意的看著他,立馬就知道自己是說對了。
又仔細的觀察了許久後才不確定的道:“清晚期的瓷釉因為線條過粗而且胎骨又不夠緊實,所以很容易形成波浪釉。這件青花選用的花紋是明朝的樣式,但波浪釉過於明顯。所以我覺得是民窯做出的仿品...”
拍...拍...拍...
劉教授一掃之前的不悅,笑著拍了拍手道:“不錯不錯,能看出這麼多東西,證明小夥子你家學淵源啊。”
“嗬嗬,我就是咱們市陶瓷廠的子弟。這些東西都是從廠裏的老師傅們那裏聽說的。”
“哦,雖然你剛剛說的有理有據。但這件瓷器是鹹豐年間的官窯。”
官窯?
這可是當場打臉了!
曲江在後世見過不少清晚期的官窯,雖然賣價都不是很高,但做工可比這碎片可要好上太多了。
劉教授似乎是見他不信,指著那瓷片道:“鹹豐年間粉彩盛行。官窯因為是統一進購的材料,所以燒出來的青花品質上也遠遠比不過當時的民窯。你剛剛也說了,這物件的釉色較深。那是因為它用了當時流行的二次上釉,從這點上也能說明他是官窯而非民窯。”
曲江一聽這話,瞬間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些細節的東西曲江還真不懂,要不是劉教授提醒怕是根本就沒有機會知道。
或許是為了試試曲江的斤兩,劉教授又從自己的懷中拿出了個鼻煙壺道:“小夥子,再給我這鼻煙壺斷斷代。”
曲江聞言細細的打量了劉教授手中這鼻煙壺幾眼。
本來張口就想說是明代的,但猛然的想起了什麼!
走上前去又打量了許久才道:“這...這是南宋禦用的散石瓶?”
聽到了這個答案,劉教授的身子就不由的微微一顫。
他實在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十幾歲的人兒,眼力居然恐怖到了這個程度。
雖然鼻煙壺流行於明清時期。
但早在南宋時許多王孫貴族就喜歡用做工精致的小瓷瓶,來裝些讓人沉迷的五石散。
因此這種南宋時期的小物件其實並不少見。
很多人都會因為散石瓶上精致的做工,將它當成明清鼻煙壺中的精品。
但兩者價格可謂是天差地別。
許多眼力淺的人用鼻煙壺的價將其賣出去,可謂是平白送給對方一座金山啊!
這散石瓶是劉教授無意中得到的。
曾經讓許多傾盡一生在古玩上的大家都找了道,沒想到今日居然被一個小夥子道破了其中的玄機。
“光憑你這份眼力,老頭子我就起了收徒的心思。小夥子,有沒有興趣直接上大學啊?”
這話無疑是天上掉餡餅一般!
雖然他重生後有了許多歲月的積累,但除了英語外,其他書本上的知識曲江還真是忘了了個幹淨。
曲江本想答應,但一想到要是能把劉教授和張靜請回家中。
那憑他倆的身份,隻要說明愛沃克公司在米國的情況,就能讓父親警覺。
“劉教授,這事得我父母做主。我家就在江北,你能直接和我父母直接談麼?”曲江在說這話時還不忘看了張靜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