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翔微微一笑,手癢這個毛病他也有啊!把玉觀音放在台子上,古玩行的規矩,寶物不過手,防止發生糾紛!
王爺掏出一隻高倍放大鏡來,漢八刀"是中國玉雕技法中十分有特色的技法,是葬玉文化帶來的產物。
秦漢時期,在玉器製作上,一變纖巧繁細的作風,表現出雄渾博大,自然豪放的藝術風格。寥寥數刀卻要求刀法精湛,不拖泥帶水,每一刀要求雕刻精壯,刀痕處無絲毫損壞,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刀痕的細微變化,和雕工的功力!
"漢八刀"的代表作品為八刀蟬,其分為佩蟬、冠蟬和"治"(琀蟬)。其是葬玉文化的產物,玉觀音的出處不言而喻。
王爺見過玉觀音之後,竟是沉默不語,觀看了許久,麵部不由抖動:“哎,我這老眼昏花,怎麼這雕刻技法竟然看不懂了!”
看不懂是古玩行的用語,就是不看好,贗品的意思!
馮全珍聞言喜形於色:“孫翔,人拚的是品質。小聰明在好用,也不能長久,十二萬不算多,就當交學費了!”
王爺也表示惋惜:“孫兄弟,這尊玉觀音在我看來不是清朝的老仿,斷代在明朝,市場價在七八萬左右,十二萬確實高了。玉的品質太差了!”
“王爺斷代在明,小子十分讚同。漢八刀不一定是漢代使用吧!”,孫翔意味深長地說道。
王爺抬起頭,思索一陣:“孫兄不妨說說!”
“王毅字叔遠,明萬曆天啟年間虞山人,擅長微雕。能在一寸大小的木上,雕刻精細的宮殿樓閣器皿以及人物鳥獸木石等,無不隨勢象形,各具情態。”
孫翔假裝自語道,手指指著一處刀痕。假裝用高倍放大鏡觀看。王爺自然知道孫翔什麼意思,那出高倍放大鏡繼續研究。
馮全珍見到,感覺不妙,隱隱猜測可能大家都是打眼了,竟是沒有看出玉觀音的來曆。
許久,王爺抬起頭來,長歎一聲,“眼力不夠!竟是錯過正了傳說中大師的作品,太可惜了!孫兄眼力令人佩服!”
“運氣好罷了,我的放大鏡正好看到微雕罷了!”,孫翔不由向往道。
孫翔將放大鏡放在觀音像的一角,一直活靈活現的蟬微雕圖顯現而出,而在微雕圖的下方篆刻著叔遠二字,正是王毅的字。
原來是大師在漢八刀的刀法中隱藏了微雕圖,真品無疑!
王爺不住地搖頭,看著玉觀音不住地搖頭,本來他也是出價了,要是堅持下去,此時說不定寶貝就是自己的!
馮全珍沉默不語,麵色陰沉!忍不住朝著孫翔瞧了一眼,自己本以為占了便宜,哪曾想,竟是把便宜送到了人家手中!
冷哼一聲,馮全珍揚長而去,卻是掩飾不住落寞身形!
孫翔搖頭一笑,沒有在意,他不願意惹事,但也不怕事!對付馮全珍這種文化流氓他這還沒在意。
王爺笑了笑,“兄弟眼力真是高啊,年輕有為啊!這尊漢八刀叔遠款蟬微雕玉觀音實在是難得一件啊,還是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