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成化鬥彩(2 / 2)

王炳榮,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景德鎮瓷雕名家。清人許之衡所著《飲流齋說瓷》之中將王炳榮與陳國治並提,說雕瓷筆筒;所雕花以竹林七賢、東坡赤壁、垂楊條馬之類為多。良工陳國治、王炳榮頗善斯製。傳世品以文房用具為多。

從存世的雕瓷分析,清中晚期的陳國治,王炳榮,李裕成是公認的名家,往往在分析清中晚期雕瓷時,將三人並列。

陳國治的作品大多為山水人物,刀法細膩,構思精巧,風格淡雅,宛若壽山石的薄意雕刻。

李裕成的作品風格接近於陳國治,題材上接近於王炳榮,喜好開光剔地。前幾年市場上還常可見得他們的作品,價格也較高,近幾年市場上已難見蹤影,偶見一件,價格也都進萬。可見他們的作品正逐漸被人們認識。

王炳榮的作品題材廣泛,動物、花鳥、人物皆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和陳國治相比,刀法上前者偏重於剔,後者偏重於雕。

“額,王炳榮大師不是雕瓷大師,怎麼你還雕刻玉器!”孫子真說到這便明白了其中緣故。

這就是跨界的價格了。都知道徐悲鴻畫馬,齊白石畫蝦。若是一副徐悲鴻畫蝦,齊白石畫馬的作品,恐怕價格比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嚇跟貴了吧。同理,王炳榮是雕瓷大師,若是他的玉雕作品,且手法如此細膩,藝術成就極高,價格便會更加的高了。

另外,這件翠竹八角青玉筆洗的材質可是正陽豆青種老翡翠,在者是清中晚期的物件,算得上是古董了。所以清塵大師定價五十萬還真不高。

孫翔聞言,十分滿意,這就是收藏的魅力。不僅可以收獲財富,還能體驗曆史的趣味,體驗老祖宗的智慧。一件文物反應的是老祖宗的智慧,和曆史的厚重,沉浸其中,讓人不自主地愉悅。

和清塵大師交流之時,孫翔一直把玩著刻刀,感覺十分不同凡響。就重量而言,這柄刀已經能趕上他的七星龍淵寶劍!

“前輩,這柄刻刀有什麼說道沒有!”孫翔忍不住詢問道。

“玄鐵刀,有靈性,份量夠,你壓得住!”

不過這話倒是給孫翔嚇夠嗆,“前輩,壓的住?什麼意思,這把刀不是有什麼事吧?”孫翔哭喪著臉。

清塵大師一陣無奈,“這都什麼啊,這把刻刀是玄鐵打造,有進階異物的潛質,正好適合你,說不定會給你帶來機緣,到時候別忘了謝我!”

說著,對著孫翔眨眨眼,讓孫翔雲裏霧裏的,“額,玄鐵刀,還是沒有說事啊!”

孫翔一陣無奈。

孫翔還要在追問,然孫子真一把將他拉住,“孫翔,這把刀可是好寶貝,在不讓給我吧,嘿嘿!”

看著孫子真的笑容,孫翔可不是傻子,“算了,最近我要學石雕,正好用的著!”

“對了,忘了正事了!”孫翔突然想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