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屋裏的幾個人,除了太子之外,其他人可都去過大海之下的迷音別院,在這方麵也格外敏感一些。因此汪長風話一出口,大家紛紛反應了過來。
“你的意思是利用那口泉眼……”朱敏敏率先喊道。
汪長風微笑著看著她,沒有說話。
太子也笑道:“本宮可沒有說過什麼東西,隻不過給你們講了一個傳說而已。來來來,繼續吃飯,這味噌湯都涼了。”說罷又低頭大吃起來。
三天之後,京都天龍寺。
天龍寺在城北的群山之中,樹木掩映,曲徑通幽,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所在。
半山之中,繚繞著些許白雲,更增添了一份仙家之氣。
隻是這天龍寺雖然名氣甚大,但一直以來都是皇家的禦用寺廟,除了每年固定的幾個節日,並不對普通信眾開放,是以平日裏上山拜佛之人寥寥無幾。
隻是這一天一大早,山上山下便緊張熱鬧起來。
從城門之處到進山入口,每隔幾十步便有軍士把守。從入口到山門的路上,更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密密麻麻不知布置了幾千兵士。個個盔甲鮮明,兵刃在握,一派肅殺之氣,本來幾個打算上山的百姓,看了這架勢都遠遠地躲了開去。
不過離著大路不遠處,倒是三三兩兩有不少百姓在圍觀,紛紛切切私語。
“這是天皇陛下要親自來上山拜佛?”一個百姓用扶桑話問道。
“不是,我昨夜聽隔壁杉田家那小子說,今日是太子殿下到山上拜佛。他在太子府上當差,斷斷不會錯的。”另一個百姓道。
“我看未必。往年太子也不是沒來過,也就是隨行人馬多一些,哪裏有這麼大的陣仗?照我看,這次不是天皇陛下,就必是皇後娘娘前來。”旁邊另一人插話道。
這裏幾個人正在兀自爭論不休,城門那邊已開始出現一陣騷動。
遠遠地隻聽絲竹之聲隱隱傳來,緊接著看到一隊隊打著各色旗幡的隨從從城門裏魚貫而出,往大路這邊行來。
等旗隊過去之後,緊跟著便是兩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從城門中逶迤而出,旁邊跟著兩隊宮裝女子,手持各種物事。馬車後麵便是兩隊騎兵,個個黑衣黑甲,殺氣騰騰。
“你看我沒說錯吧,這肯定是天皇和皇後陛下一起出來了。”一個百姓得意地道。
“嗤,什麼都不懂的鄉巴佬。天皇陛下的禦輦你怕是從來沒見過,比這馬車可豪華得去了。這陣勢,必是太子無疑了。”剛才那個百姓信誓旦旦。
另一個百姓不服氣道:“便是你說的有理,為何會有兩輛一樣的馬車?太子才十歲出頭的孩子,可沒聽過他大婚了。”
幾個人議論紛紛,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這裏麵是怎麼回事。
說話間,馬車已漸行漸遠,往山口方向去了,漸漸消失在林木掩映之中。
一隊騎兵跟在後麵,將山口嚴嚴實實封鎖了起來。圍觀的百姓見無熱鬧可看,過了半晌也就慢慢散去了。
此時天龍寺早已大開山門,裏裏外外打掃得幹幹淨淨。
合寺上下大小僧眾,在無塵神僧的帶領下,在山門外列隊迎候。而傳說中其他兩名神僧,則全然不見蹤影。
馬車緩緩停下,前一輛馬車上下來一個身著白衣的十來歲少年,正是太子。
隻見太子走到第二輛馬車跟前,屏退左右人等,自己上前掀開簾子,用漢話說道:“真兒姐姐,到天龍寺了。”
隻聽環佩叮當響過,一名身姿綽約的麗裝少女從馬車上款款走了下來,正是玉真兒。
一旁早有兩名宮女過來,從後麵替玉真兒捧起長長的裙擺,跟著玉真兒緩緩往前走去。
無塵神僧迎上前來,跟太子和玉真兒雙手合十見禮。隻見那神僧須發皆白,看著倒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隻是眼神中不時透出一股陰騭之色,讓人不寒而栗。
待太子和玉真兒入寺之後,馬上從兩旁山路上衝出來幾百名兵士,將天龍寺外麵圍了個水泄不通,別說從裏麵救人出來,便是想衝進去已是難上加難。
寺外一派肅殺之氣,寺內卻是另一番景象,馨香繚繞,翠鳥幽鳴,恍如世外桃源。
無塵神僧領著太子一行人先到側殿喝茶歇息,玉真兒在一群宮女的簇擁下先去另外一間殿中更衣。
過了小半個時辰,玉真兒換上了一副短裝打扮,少了一份雍容華貴,多了一份青春俏麗。
見時辰差不多了,太子起身,帶著玉真兒前去天龍寺主殿中上香禮佛。
一時間天龍寺內佛號頓起,充斥著寺院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