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鄭老板聽完我的話,稍作沉思了一會兒,說:“這樣,你先容我仔細想想。”
說話間,他抬手死勁敲了敲自己腦袋,嘴裏一直嘀咕著,“我記性咋那麼差,這麼重要的事居然不記得了。”
我在邊上也沒說話,一直靜靜地看著他。
約摸過了三四分鍾的樣子,他陡然說:“想起來了,洛東川先生除了說做七,還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什麼話?”我忙問。
他說:“好像是什麼八仙的,還提了何仙姑三個字,對了,他原話是這樣說的,你這女兒不是凡人,自然要承受凡人不能承受的苦難,唯有用做七才能救她。”
說到這裏,他學著洛東川的語氣,歎了一口氣,“想八仙當中的何仙姑,成仙之路,何等輕鬆,沒想到…。”
“沒想到什麼?”我連忙問了一句。
他搖了搖頭,“他後麵沒說了,便走了。”
我哦了一聲,心中卻對洛東川佩服的很,他僅僅是看了謝雨欣幾眼,便知道謝雨欣與何仙姑有關,而我則是通過紋身方能確定。
想來我還是八仙,卻不及洛東川十分之一。
瞬間,我心情有點沮喪,也沒再說什麼,跟鄭老板告了一個別,便打算回旅館。
在離開之前,那鄭老板一而再的招呼我一定要救她女兒。
離開看守所,我站在大馬路邊上,腦子想起洛東川那句,何仙姑成仙之路何等輕鬆,便覺得他這話,絕對有另一層意思在裏麵。
試想一下,何仙姑之所以成仙,之所以成為八仙之一,原因僅僅是因為吃了一顆什麼仙丹,相比其他幾人,這何仙姑成仙的確是太輕鬆。
等等!
吃…。
我腦子一懵,瑪德,我怎麼沒想到這個啊!
傳說中何仙姑是吃了仙丹成仙的,而這謝雨欣吃的東西卻是人肉,莫不成這裏麵有什麼恩果報的說法在裏麵?
如果真是這樣,那洛東川說做七,也就變得有理有據。
傳統上的做七,又叫齋七、理七、七七等說法,從道家的角度來說,這做七原本屬道家的一種禮儀,即每個月的初七,請七名道士朗誦經文,其目的是祈禱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後來這種習俗傳到民間,卻成了一種圖,與道教的地獄結構圖完全相吻合。
如此以來,便有人認為這做七是一種因果循環,說的是,人活著時行了大惡之事,死後,其魂魄必然下地獄,接受地獄的懲罰。
而活著的後人,想要讓先人不接受懲罰,那隻能替先人做七,說穿了,也就是利用做七去贖罪。
說到這種贖罪,其實是一種加以修辭的詞語,說難聽點,做七的贖罪,其實就是去收買管理地獄的一些人員。
但,你要是說收買,肯定難聽,所以,這才將贖罪這個詞用在這裏,美名曰替先人贖罪。
當然,這僅僅是關於道家對做七的說法,而根據民間默認的一種做七,是源於先秦時代的‘魂魄聚散說’,說的是人之出生,以七日為臘,一臘而一魄而,故此,有人出生後四十九日而七魄全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