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緩不過來,習慣性的,在占優勢的時候我又開始放空。
不自禁的我忽然想梳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配不配的上小藝。
我出生在農村,沒得選,經曆過我那一代人,農村的孩子裏經曆過的大部分的事情,和他們不一樣的是我很小就知道思考,不會沒心沒肺的成長然後忘記。
這些經曆由於在三觀未成的時候經過年幼思維的加工,所以刻在我的心底格外清晰,成了我抹不去的一部分。
我幼兒園到小學結束,聰明極了。聰明是不是足夠配的上小藝,我不知道。那時候的真的是十裏八村最聰明的一個小孩子,當然,我指的是學習方麵,畢竟別的地方也看不出我的聰明來。
相比之下,我周圍的發小都是極蠢的,可能是我出生的地方太小,大家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我是同齡人裏麵最聰明的一個。
似乎小孩子從上學開始就繞不開的是成績,學習真的是最公平的事,也是我最能把控的事,直到小學結束,在我所能接觸到的範圍裏麵我都是第一。連接近的第二都沒有。
由於聰明,我在好些事情上都有優勢,不光是學習,交朋友打遊戲所有的一切,現在想來可能是當初成長的圈子太小,幾個村而已,同齡的孩子一兩百人而已。
那麼小的時候,我記得很深刻,我覺得自己長大了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
那時候最困擾的我是家庭,爸媽的思維方式,所有親戚朋友的思維方式,本該不是我考慮的事情,困擾了我好久,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想法已經有了變化,但那些不是我,我現在已經不考慮了。
當初小學的時候覺得挺喜歡的女生現在已經隨便嫁人了,都是同學,嫁的也是同學,再見麵的時候發現她們普通極了,不過是在幼年的我心底留下過東西的。
或許我對小藝的情愫,源於那白皙的皮膚以及上揚的馬尾吧,就是這種最起初的懷戀,讓我對她一見鍾情。或許這些早時候的回憶是配不上她的,不過沒事我還有。
初中三年吧,暴力與極端。
初中的學校大了一些,算是一個鄉鎮的同齡人集中到了一起,這也是我第一次獨立,學校離家六公裏,十二裏路,每天早上騎自行車,中午帶飯,下午回家,初三的時候上晚自習。
每天早上同村的人一起走,走很早,那時候我媽每天都讓我吃早飯,她這個人有的想法我極其不讚同,但是在照顧我們方麵,沒話說,比同村人的爸媽上心多了。
成績,三年一直第一,沒有過第二,身體素質也很好,加入了所謂的田徑隊,這個詞很高級,但是實際就是學校每年總得有人參加運動會,就在一些刺頭學生,身體好一些的學生裏麵選上那麼幾個人,每天早上訓練,然後開運動會的時候代表學校。
同批的人裏麵到現在沒聽說過有誰成了運動員,出過成績。畢竟鄉村出人才的概率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