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無論他是隻有一拍,還是兩拍的擊球機會,他都會有意識的去使用他的正手來進行擊球。
而如果,他麵對的是其他同等級的選手,就比如秦世東,那麼,這單獨、零散的一兩拍擊球,或許是作用不大。
但是,他現在麵對的可是吳敵,即便對方在擊球的過程中,是更加在意其技術要求,又或者是在演練他的戰術,但對於安生來講,卻還是具有很強的壓迫性。
如此一來,他的每一拍回球,可都沒有那麼容易,也足以讓他的正手得到有效的訓練。
更關鍵的是,對於安生的做法,內斯特並沒有提出異議。
因為,以他的眼力,自然是很快就能發現,除了正手之外,安全在其他方麵的能力,是要差了不少,也無法滿足其訓練的要求。
那為了提高訓練的強度,且安生做得也還不錯,內斯特就沒有強製要求其改正。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安生不知道吳敵是恢複得如何,可就他自己而言,是非常欣喜的迎來了一個快速提升的時期。
僅僅隻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安生是將其正手擊球屬性,從原來的55點,提升到了57點,並且,其他方麵的能力,也都有了一到兩點的提升。
可以說,這是讓他的整體實力,都上升了一個小台階。
隻可惜,到了這個時候,他的這份陪練工作,就已經結束了,因為吳敵是要走了,經過修整,是從新回到了職業賽場之中。
順便一提的是,在這些天當中,安生與吳敵是並沒有直接的交流,有什麼問題,都是通過內斯特教練來進行傳達。
這似乎是有些奇怪,但其實,這應該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現象。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是實力,還是身份地位,他們兩人現在是並不在一個級別上,而且相差甚大。
吳敵是沒有那麼多心思來結交像他這樣的“小朋友”,而安生呢,也不會想著去攀附高枝。
總之,他們表麵上都是十分友好,但卻並沒有成為朋友,以他們現在的差別,也不太可能會成為朋友。
而在這之後,安生是準備繼續待在隊裏,進行一段時間的修整,然後再行出發,繼續外出參加ITF青少賽事。
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孟祥康是再次找到了他,並且是一改前態,嚴厲的給他發出了最後通牒。
“安生,這是你最後的機會,要麼選擇加入我們滬城市隊,要麼,你就隻能離開?”
“為什麼?老孟,我做陪練,不是挺好的嗎?”
“嗬嗬,安生,若是你安安心心的留在隊裏當陪練,那當然是沒有問題,可你現在是經常要外出比賽,並且都已經引起了媒體的注意。”
“要是有一天,記者問你,是不是滬城市隊的選手,你會怎麼說?也不管不你回答是或不是,我們隊裏的領導,會怎麼想?”
聽到這話,安生立即就想到了博浪體育網上的那篇報道,也明白了,隊裏的領導,肯定是看到了,所以才會向他“逼宮”,非要他做出決定不可。
對此,安生是皺起了眉頭,一時陷入了兩難。